|
|
|
|
|
|
2008-08-01 作者:唐学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
|
近日,美联储理事米什金(Frederic S.
Mishkin)呼吁美联储设定具体通货膨胀目标,以更好地控制通胀预期并改善美联储与公众的沟通。 米什金是当今世界上最出色的金融专家之一,也是“目标通胀制”的学术权威。次贷危机以来,米什金的历次发言都被随后美联储的举措所证实,跟其他美联储的理事或者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相比,他更愿意坦率地向市场传递信息并提供解决的可行办法。比如,在美联储大规模降息之前,他就认为美国将遭遇到连锁性的麻烦:房价下跌带来毒资产暴露、随后将引导消费和商业支出的下降、银行会惜贷并将实际利率提高,而这甚至会影响好的企业融资……他的建议是可以将通胀问题放一放,而着力对付金融市场稳定问题。他在发表的论文《Does
Stabilizing Inflation Contribute To Stabilizing Economic
Activity?》里指出,“一旦金融市场发生大的动荡或者经济增速远远低于任何合理计算办法所衡量出的潜在水平,则央行应大胆决策,应对产出和就业的波动。从根本上说,这一举动对未来的通胀稳定是有益的。”毫无疑问,伯南克领衔的美联储完全吸纳了他的智慧,将联邦基准利率快速削减到2%的水平以及利用各种手段救助金融市场(尽管有些过度)。米什金的表现也证明“通胀目标制”的倡导者并不是一个“机械的加息主义者”——而这一修辞是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凭空捏造的。斯蒂格利茨在其《通胀目标值的谬误》一文中将通胀目标曲解为一种机械行为,“只要价格增长超过设定的水平,利率就应该提高”,他嘲讽式地表示对那些设定通胀目标的国家感到同情,他写道“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是由石油和食品导致的,越南、印度和中国通胀都非常高,难道提高利率能解决能源价格下降的问题?” 曾经在学术上非常伟大的斯蒂格利茨一贯的腔调都是“美国制造世界所有的麻烦”,因此他的言论一直很得第三世界央行的欢心,并且也被国内的“金融阴谋论”热衷者奉为圭臬。我们并不否认美国给世界金融体系制造很大的问题,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动用自己的理智想一想,是否第三世界国家的央行也犯下了错误,采用廉价货币哲学追随了美元滥发的世界通胀趋势。实际上,最近的原油价格大幅度回落难道不同中国和印度的需求控制(例如调高油价)政策有关吗?印度上调利率和准备金的做法难道对世界性的供求失衡没有任何帮助吗?一个国家的通胀率失控并不是一个突发性的“时间点事件”,而是公众已经不敢相信货币当局的“口头承诺”,如果货币当局愿意向公众用行动表明其对通胀目标的捍卫程度和“超出目标值部分的忍受程度”,那么公众就会用动态而忠诚的眼神来看到通胀的演变过程。通胀目标制不是说只要CPI超过4.8%就意味着权威破产和无法忍受,而是意味着公众始终相信尽管有很大的干扰因素,货币当局会将注意力放在通胀的动态控制上,使得通胀率能在一个箱体内运行,最终落入目标区间(“先控后保”)。 由于米什金8月31日就将卸任去哥伦比亚大学教书,而迄今为止的表现也被视做为美联储论息会议的“鸽派”(反通胀上的温和派),而他对通胀目标论的重提以及对美国核心通胀率的批评(核心通胀率不包括能源和食品,形成了数据蒙蔽)似乎表达了一种转折的发生。一直发表前瞻性观点的他也许透露了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走向。毕竟美联储的鹰派人物比例正在增加、美元贬值带来的信誉杀伤正在扩大、美联储的市场救助不能无度、美国的通胀已经不能忽视。米什金已经发出一个信号,虽然并不代表着美元已经进入坚挺的通道,但是它显示,整个世界应该要进入一心一意的紧缩期。冬天已经到来,我们需要为过去的错误付代价(尽管它也带来了世界性的罕见经济高增长)。而与之潮流相悖的扩张政策(紧缩松动)只能带来短暂的温暖但未来会变得更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