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基金业惨淡的二季报对此做了绝妙的注解。联合证券数据显示,二季度所有类型基金总共亏损4100亿元,货币型基金是二季度惟一业绩为正的基金。牛市中的风光无限已成往事,基金业正迅速走下神坛。(7月26日《证券市场红周刊》)
据统计,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从2005年的4500多亿跃至2007年底的32000多亿,但2008年上半年却又急剧缩水了约12000多亿。如此的跌宕起伏不仅让基金投资者叫苦连天,更让旨在发展基金业稳定市场的管理层尴尬不已。事实上,目前中国公募基金由于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和外部制度环境的约束还不值得投资者和管理层信赖。 从内部治理结构来看,中国公募基金选择了和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同样模式的契约型治理架构,而非国际上流行的公司型治理架构。契约型基金的投资者只是相当于购买了一个信托产品,对基金公司只有“用脚投票”而几乎没有“用手投票”的权利,因为基金持有人大会只是临时召集,而且由于投资者“搭便车”的心理以及集体决策的高成本只能流于形式。而公司型基金的基金持有人本身就是基金公司的股东,并通过例行的董事会来尽量约束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 同时,中国的契约型基金借鉴公司型基金引入的独立董事制度也是邯郸学步。因为基金公司聘请的独立董事只能对基金公司的股东而不是基金投资者负责,二者的利益并不一致,这也是基民对基金公司怨声载道的重要原因。 此外,契约型基金的托管人治理在中国也形同虚设。由于基金公司有权选聘托管人,这让作为托管人的商业银行丧失了独立性,而只把基金托管业务作为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利润来源。最近,针对上投摩根老鼠仓事件,有律师认为作为基金托管人的某银行按照合同规定应当代表基民向上投摩根追回基民的损失,但相关银行对此呼声却无动于衷。 目前中国公募基金的激励机制也存在很大欠缺,基金经理没有业绩提成而且还缺乏投资失败的惩罚机制,几乎是“干多干少一个样”,这让基金经理有了做“老鼠仓”的动力以致损害基金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无论基金经理是为了自身利益还是为了投资者利益都很难“讲政治”,更没有稳定市场的天然义务。去年底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占了A股流通市值的50%,而今年依旧经历了惨重的暴跌。 要想鼓励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来稳定市场,就要把资本市场从融资的场所转变为获取投资回报的场所,更要优化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让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