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以压倒多数通过“救房市法案”,授权财政部在2009年12月以前无限制增大两大房贷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信用额度,并购买其股票,该法案将令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可担保最多3000亿美元的房贷,协助面临法拍的屋主转贷,据估计约有40万债务受困的屋主可受惠。不仅如此,法案还将加强政府对房利美、房地美的监管。
尽管对这种政府直接救市的措施各方面议论纷纷,但参众两院大比例通过该法案本身,充分说明美国民意开始逐渐认同一个观点,即在房地产这个公认为市场化较彻底的领域,政府调控同样是市场调节的最有力保证。 此轮由于“次贷”危机所造成的美国房市崩盘,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大批房主无法按期还款,导致众多银行资金链断裂,并使得许多欠款房主的房屋被强制拍卖,而这两种现象的蔓延和交叉感染又产生恶性循环,一方面导致人们不敢贷款买房,另一方面又导致银行不敢轻易房贷,结果令购房者、贷款银行和房地产公司“三输”,陷入同归于尽的死结。 美国此次通过救市法案的实质,就是通过政府干预,让陷入死局的房市重新被激活。事实上,在美国,“次贷”风暴蔓延以来,老百姓不敢买房,银行不敢放贷,房屋拍卖和烂账的双重风险互相纠缠,令整个房市濒临“空运转”的边缘。最新的法案虽被批评有“救贷款行不救购房者”之嫌,但此举毕竟可以让购房者减少房屋可能被强制拍卖的担心,也能让银行不至于因过于忧虑烂账风险而收紧放贷尺度,以此给冰冷的房屋市场加温,让濒死的市场重新活起来。 其实,不论成立于1938年的“房利美”,还是成立于
1970年的“房地美”,其成立的初衷,都是试图以政府调控的手段,通过给房贷机构提供信用担保,从而让普通美国家庭更容易获得房贷,是以政府调控监督、辅助市场调节的典型手法。上世纪80年代初,主张“小政府”,强调市场调节功能的里根政府上台,逐步淡化房利美、房地美的政府调控色彩,赋予市场调节更多的使命,并造就美国房市的长期繁荣。 然而“次贷”风暴的突袭,令长期迷信“市场万能”的美国政府,也不得不重新检讨政府调控的重要性,并最终承认,政府调控是市场调节的最有力保证。此次参众两院大落差通过,许多向来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共和党议员也投票赞成,共和党政府也未如此前所料表示将行使否决,一来说明,美国房市已被认为进入高危期,二来也说明,此时此刻政府必须出手,已逐渐成为跨党派的共识。 从美国救房市的做法可以看出,政府对房市的调控,应落实在促使房市良性回暖,让失灵的市场调节机制恢复正常功能上,而不能片面靠抑制需求、减少供应量来应付。因为,后一种方法很难不导致房市的冷淡与空转,而一个有价无市、供需两匮的房市,不论对购房者、房产商或房贷银行,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