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美元惹的祸
    2008-07-24    刘钦仁    来源:国际金融报

    人民币自2005年汇改以来对美元升值已超过20%,可是中国的出口依然强劲,外汇储备被推高至1.8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持续增长的贸易盈余以及随之而来的“热钱”,给中国经济带来远超必要的货币量。钱多了,就贱了,东西自然就要变贵了,简单地说就一个字:“涨”。首先开始涨的是楼市,接着是股市,最后当楼市股市都涨无可涨,毫无投资价值的时候,一个猪蓝耳病就如掉在干柴上的星星之火,带动了食品价格的燎原之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猪肉和石油都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它们只不过是点燃社会上过剩货币这个火药桶的导火索罢了。
    为什么人民币升值那么多,中国的出口还如此迅猛呢?其实这3年来,中国的出口增速的确减缓了,出口增幅(6个月移动平均)从升值前的每年30%以上放慢到目前的20%左右。虽然降幅很显著,但20%左右的年增长率和10%左右的GDP增长率相比依然是非常高的,说明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出口拉动的。
    可是,升值那么多,为何出口才减缓这么点儿呢?3年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急剧减缓,从每年40%左右锐减至目前每年10%以下,可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虽也有所减缓,却依旧维持在每年30%左右的高速,欧洲和全球新兴市场才是这几年来中国稳健出口的幕后推手。
    难道欧洲和亚非拉的朋友们都是活雷锋,即使多花冤枉钱也要购买我们的产品来支持我们?显然不可能。原因只能是我们的产品没有变得太贵。毕竟,从2005年7月到现在,人民币对世界其他货币仅仅升值10%,对欧元甚至低于当年的水平。
    其实都是美元惹的祸。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货币对美元急剧贬值,中国的出口陷入危机。于是中国拼命想加入WTO来振兴出口,可是好不容易在2001年底加入了WTO,世道变了,美元不再升值了。
    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元也随之在2002年初触顶,从此开始了持续至今的大贬值。正是这样的大幅贬值,加上加入WTO后降低的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使中国出口在这3年中加速至30%以上的年增长率,也令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01年底的2000亿美元在短短3年里翻了4倍达到8000亿美元。即使2005年人民币开始升值,在之后的3年里,中国的外汇储备还是翻了一番。
    就这样,出口成了鸡肋:继续高增长,则通胀很难控制,央行的种种紧缩流动性的举动就好比从水龙头大开的浴缸中舀水,吃力不讨好;大幅减速,则国民经济跟着减速,劳动力密集型的出口企业更是要面临倒闭裁员的窘境。政府除了继续快速升值人民币以及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来紧缩国内流动性以外,也没有太多更好的政策选择,谁让美元在这20年里没有道德地坐了一趟过山车呢?
    上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后,美国一极独大,日本泡沫破灭开始“失去的10年”,两德统一后,德国陷入不振。环视全球,美国的经济增长、投资回报以及投资风险成了投资者的首选。美国源源不断地印出美元,从全世界人民手上购买大量商品回家享受,这些美元到外国人手里转了一圈又回到美国国内成了投资,进一步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
    世上恐怕再没这样的好事了,打白条别人还抢着要。接下来与欧元的对决中,因全球投资者对欧元信心不足以及科索沃危机的爆发,令欧元一蹶不振,全球资本进一步涌入美国,并将美国股市泡沫彻底地推向极致,并在短短1年后破裂,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衰退后的美国人面对的是极度高估的美元和惊人的贸易赤字。借了全世界人民的钱花了那么多年,总该还了吧。可是,福利是刚性的,尝过甜头的美国人是很难勒紧裤腰带,让美元急剧贬值依赖更多的出口和更少的进口来还债的。于是,金融创新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就在这几年突然大行其道,这些号称在没有增加风险的情况下增强了收益率的投资品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外国资本,导致美国的贸易赤字进一步高台跳水,总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近7万亿美元。
    那些所谓没有增加风险的金融创新将非系统性风险转化为系统性风险堆积在美国经济体内,过剩的外国资本终于把房地产泡沫也吹破,将美国眼下的形势完全跟上世纪90年代不同。而2001年没还的债6年后差不多翻了1倍,恐怕不经历一番苦日子,美国人是很难再过上10年前那样的好日子了。

(作者系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金融分析师)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