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能力控制物价过快增长
    2008-07-22    作者:姚景源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可以说经受了一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就国际而言,我们遇到的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同时整个世界的商品价格高涨,通胀压力巨大。就国内而言,2月份遇到了多年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5月份又发生了四川大地震。在这样一种困难的局面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我们的经济结构优化在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的财政收入在持续增长,就业规模在继续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又有了进一步的增长。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话,我觉得应当是: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

  当然上半年的经济运行也告诉我们,在整个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比较突出,比如说我们现在煤电油运的供应状况日趋紧张,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困难,特别要指出的是物价上涨的压力在加大。物价上涨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为突出的矛盾。
  这一轮物价上涨成因比较复杂,既有总供给、总需求不平衡的原因,有部分商品供求紧张的原因,也有流动性过剩、各种生产要素价格暴涨导致成本推动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全球性的通胀,在经济全球化状态下向中国的传导作用。
  现在决策层把抑制物价过高、过快增长放到宏观调控最重要的位置。从上半年CPI的运行曲线看,应该说我们的价格现在出现了回落,我们的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在稳定物价、控制物价过快过高增长方面,决策层采取了众多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归结成三大手段,一个叫经济手段,一个叫法律手段,还有一个就是必要的行政手段。在这三大手段当中,我们是以经济手段为主,然后对于治理物价上涨和通胀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大家知道温总理在今年“两会”上,对抑制物价过快、过高增长提出了九大措施。这九大措施涵盖了整个经济由生产、流通再到消费的全部过程。具体看,从去年到现在,特别是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稳定物价。
  在这些措施中,一方面要加大短缺商品的供给,另外一方面要加强经济调节和进出口调控,就是说我们要使一些国内短缺的商品能够增加一些进口,国内本来就供给不足的就要想办法减少出口。
  温总理提出的九大措施当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对低收入群体加以补贴,帮助他们度过在物价上涨时所面对的生活困难,所以从去年到今年全国都提高了社保水平,提高了低保水平,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全国的大专院校学生的伙食得到了补贴。提高低保和社保水平的同时,对于困难群体,对食品价格上涨又给予了一定数量的临时性补贴。
  我预测下半年CPI会比上半年还有所回落。作为CPI来讲,有人担心物价会不会持续大幅度上涨,这一点大家不必担心。从1994年我们治理那种恶性通胀的实践过程看,政府治理通胀是卓有成效的。我们完全有能力控制物价过高过快的增长。
  我们现在调控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不要使通胀发展成恶性状态。经济学上把通胀分成两类,一类是一位数的通货膨胀,还有两位数的。一般一位数的通胀叫做温和的通胀。这种温和的通胀,对于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如果任其发展,到了两位数以上,变成了恶性通胀,就会对整个经济层面、整个经济运行造成大的影响,它就不仅仅单纯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它同时还破坏市场经济机制作用的发挥,还会影响整个经济运行的秩序。所以我们现在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到明显的通胀,防止温和的通胀转成恶性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