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允诺不减持不是什么利好
    2008-07-09    作者:叶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我们到底需要资本市场的公平与合规,还是需要资本市场的 “义士”、“义举”?如果我们承认股市的市场化方向是主导,那就不要给予义举过多的渲染,商场就是商场,而不是梁山聚义堂。

  6月17日,股市连跌10日,信心降至冰点,市场各方如热锅上的蚂蚁。在此关键时刻,三一重工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诺自愿锁定两年于当日解禁的5亿多股三一重工股票,如果两年内三一重工股票二级市场价格低于2008年6月16日收盘价的两倍,三一集团将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所持有的三一重工股份。这不仅让管理层宽心,也被股民贴上义举的标签,甚至有人号召全体大小非股东一起来学习三一重工。
  应该承认,相比其他所谓的大盘蓝筹股而言,三一重工对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较为重视,但三一重工允诺不减持大小非被不当地赋予了过度的社会价值,甚至认为是中国股市全流通时代的里程碑事件,实属言过其实。
  三一重工此举相当于在两年时间内做多本公司的股票,其股票价格的下限是两年时间内上升2倍,相当于每股55元左右,这是控股股东基于行业与企业发展前景给出的隐性期权价格。
  三一重工之所以如此行事,缘于控股股东对于控股权的要求。他们希望牢牢控股,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根据2007年年报,三一重工集团持有三一重工61.29%的股份,一股独大,而三一集团的控股者为董事长梁稳根。三一重工股改伊始,梁稳根接受采访时就强调,他视三一重工如生命,有生之年不会放弃控制权。同时表示,股权分置改革不是大股东套现的惟一办法,他只想通过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大股东动力不足的问题。
  三一重工的允诺还来自于行业发展的底气。三一重工的发展势头很好,从市场价值来看,大股东用不着像那些顶着职业经理人头衔的高管一样,慌不择路进行套现。三一重工受惠于中国基础建设的大发展,而不受制造业转型之累,其所处的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尚处于成长期,三一从成立以来一直在高速发展。按照梁稳根的说法,“2002年我们的销售额只有一个亿,去年2007年是180亿元,在5年之内我们要做到1000亿元销售额。”长期持有,享受溢价是最好选择。
  不只如此,三一重工还是资本市场的弄潮儿,惯于高抛低吸在市场获利。要套现不一定非要急吼吼地用二级市场减持的办法不可,完全可以采取杀伤力更小的隐蔽操作法。
  2007年8月,三一重工公布定向增发结果。从4月12日至8月20日期间,三一集团、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三一重机有限公司分别从二级市场减持三一重工股份458万股、312万股、286万股,共计减持1056.9万股(占总股本的1.06%)。至此,三一集团尚持有三一重工股份6.15亿股,占总股本的62.06%。此间三一重工的加权平均股价为每股38.97元,每股股价最低从27.40元到最高55.08元,区间涨幅为23.79元,上涨幅度高达86.94%,保守估算,减持的关联企业获益3亿元以上。
  2007年11月,三一重工发表公告称,2007年8月21日至2007年10月31日期间,三一集团、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共从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1217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1.23%)。本次减持后,三一集团持有公司股份6.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1.57%),三一汽车不再持有公司股份。从8月21日到10月31日,三一重工的加权平均价为55.08元,三一重工与三一汽车共获利6.7亿元左右。
  三一重工投资H股市场,同时在定向增发3200万股,基金公司认购1500万股,券商保险信托认购1600万股,其中上投摩根系基金认购达到800万股,加上该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截至6月30日原本持有的3087万股,上投系基金总共持有三一重工的股权超过4%。而在11月的抛售中,上股摩根中国优势证券投资基金抛售347.19万股,获利不菲。
  三一重工考虑企业长期发展与流通股股东稍多,但绝不是市场的“大好人”,大小非减持不可能以大股东承诺的方法解决,否则中国资本市场将以美好的道德高悬全球,而基于市场利益的金融衍生品全部无法出笼。只有建立融资与大小非减持的规则,只有征收利得税才是减轻大小非的出路。
  如果三一重工的行动受到鼓励,则是管理层在后股改时代避免市场急剧下挫的救急之举,如果是三一重工的自觉行动,则是高管策略的一部分。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表示,“全流通时代这个特殊时期,市场非常敏感脆弱,上市公司有义务维护社会稳定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投资者全盘接受信以为真,那真是没有白戴“不成熟、不理性”的帽子。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