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加息人民币会如何动作?
    2008-07-08    吴建环    来源:上海证券报

    欧洲央行将欧元区基准利率调高到了7年来的最高点4.25%后,国内投资者和众多机构关注的是:人民币是否会加息?何时加息?

    笔者认为,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没有发生重大逆转的前提条件下,人民币重启加息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我国后期通胀压力明显增大,央行不得不动用利率工具;二是美元开始加息,央行对人民币加息可能会吸引更多国际热钱流入的顾忌减小,运用利率工具的空间扩大。
    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下半年我国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且不排除增大的可能。
    首先,与过去几轮通胀因总需求快速增长而资本存量相对不足进而推高价格水平不同,本轮通胀主要是成本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主要原因。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初期蓝耳病肆虐、随后进口饲料价格大幅上涨,从而猪肉价格急剧上涨;另外,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下降,再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食品价格走高。
    其次,我国的价格成本仍将继续上升。欧元加息了,美元相对贬值,无疑会推高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和其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近日有著名国际投行预测,今年原油价格将达每桶170美元,将来会高达200美元。尽管6月20日,我国将成品油价格调高,但仍比国际平均价格低50%以上,今年下半年再度提高成品油价格将不可避免。与此同时,我国煤、电等资源品的价格也急需理顺。资源品价格的改革无疑会带来物价进一步上涨的压力。
    再者,高涨的PPI向CPI传导的风险在上升。今年以来,我国PPI持续攀高,近三个月都在8%以上,因此,尽管近期食品价格有所回落,但是在国际能源价格进一步上涨的背景下,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将受到影响,未来食品价格可能会面对新的涨价因素。
    我国也是国际粮价洼地,目前国际米价是国内的四倍,国际小麦、玉米价格比国内高出197%和70%。鉴于我国PPI的上涨具有输入性和外生性,估计未来数月可能出现连续上涨并高于CPI的格局,PPI向CPI传导的压力也会上升。
    从货币政策工具角度看,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7.5%,而商业银行能够承受的存款准备金率的上限约为19%至20%,继续上调的空间十分有限。同时,为了降低流动性,目前我国存款利率实际为负的局面也需要扭转,毕竟利率是抑制通胀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为了抑制成品油价格再度上调对通胀的压力,人民币加息就很可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那么美元呢,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实体经济具有较强的弹性,经济增长的下滑程度不及原先担心的那么深,陷入严重衰退的可能性下降。例如,美国5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2.5%,远高于市场预期的0.5%。
    由于美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并且担心商品价格的上涨、美元的疲软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陷入自我加强的循环,因此,近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副主席科恩对于长期通胀预期已发出了警告,再加上零售额走强,美联储加息的倾向在增强。
    从美国的外部环境看,弱势美元政策已经遭到了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谴责。7月3日欧元加息的当天,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暗示美联储应当考虑全球目前的通胀压力。可以说,欧元加息在某种程度上使美元加息的压力有所增大。一旦美元加息,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率倒挂现象就会有所缓解,人民币加息可能引起国际热钱流入的压力就相应减小。我国央行提高人民币利率治理通胀就在情理之中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