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物价上涨的新特点
    2008-07-02    作者:杨圣明    来源:人民日报

  当前,我国面临着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这次物价上涨有什么新特点?应该怎样应对呢?

  全球性。这次物价较快上涨不是我国特有的,也不限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也陷入了通货膨胀的阴影之中,因而具有全球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数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在这种环境下,既有输入型通货膨胀,也有输出型通货膨胀。
  复杂性。这次物价上涨不仅仅是粮食和石油大幅度涨价,而是以这两种基础产品为中心的大多数商品全面涨价。其中,既有实体产品价格上涨,又有虚拟产品价格上涨。就我国来说,目前面临着粮价、油价、房价、股价、汇价五大价格问题,且纵横交错、异常复杂。
  深源性。这次物价上涨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对于通货膨胀的起因,有众多学说。在西方,有垄断说、货币制度说、政府行为说、需求拉动说、成本推动说以及混成说等。在我国,还有体制转轨说、结构变动说、人口众多说、低效益说等。现在看来,不论哪一种学说,都难以真正说清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于货币过多而引起的价格水平的全面大幅度持续上升。价格是商品与货币关系的指数。价格之所以上升,不外乎三种类型:不是由于货币太多,就是由于商品太少,或兼而有之。关键在于,对具体商品应作具体分析,并采取不同对策。应当指出,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数量关系的指数。当前,美元在全球的过量发行及其大幅度贬值,已经造成美元泛滥,成为推动全球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针对当前物价上涨的特点,应妥善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密切关注通胀效应的国际传递。我国经济已深深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外贸进出口额高达2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高达1.8万亿美元,引进外资8000多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千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的通胀会通过明的暗的、合法的非法的各种渠道传导进我国。通货膨胀有极大的财富转移效应,国内如此,国际也不例外。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广泛而深远,对此应高度关注。要加强金融监管,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汇率机制的弹性,以防止外部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处理好控制物价与价格改革的关系。为抑制价格过快上涨,我国对一些重要商品生产给予了补贴。补贴有助于减缓价格上涨速度,保证低收入者生活水平,但却割裂了价格的横向与纵向关系,容易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因此,应力争少用价格补贴。不得已时,可直接对低收入者或消费进行补贴。随着经济发展,应适时对价格体制进行改革,理顺价格关系,用正常的价格信号和市场机制调控社会经济行为。
  控制国内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这是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主要途径。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为我们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发展不仅要有较快的速度,更要有良好的结构、质量和效益,决不能为了片面追求速度而盲目投资。现在的问题是,该投资的地方和项目投资不足,该控制的地方和项目又有强烈的投资冲动。因此,必须切实解决投资方向问题,通过合理的投资,既解决物价过快上涨问题,又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谨慎对待人民币升值问题。货币的币值变化反映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升降,它具有双重效应。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人民币币值必将呈上升趋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升值要适度,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出现问题。有人曾设想,如果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达到2∶1,我国就会马上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这只是一种幻想。可以肯定,人民币升值过快或者美元贬值过多,对我国利少弊多。而且,人民币升值既不是解决我国对美贸易顺差问题的有效办法,也不是解决我国物价过快上涨的明智之举。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