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土地的警告
    2008-06-27    陈兰生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30年,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环境学家、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先生1994年提出的令中国人深感不安甚至愤慨的问题。布朗认为,到203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6亿,但粮食总产量至少减少20%,届时中国将进口约3.54亿吨粮食,中国政府或许有财力购买这些粮食,但世界粮食市场却无法提供如此多的粮食!当时我国一些专家学者用“毫无根据”、“危言耸听”、“别有用心”等言词对布朗的观点进行批判,但也有许多专家学者指出布朗“中国粮荒”论在片面和不足的同时,其合理成分也显而易见,应吸取其合理成分和积极因素,对我国未来严峻的粮食问题给以足够的警惕,避免严重事态出现。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我国的粮食并未发生短缺,但日益被蚕食的耕地不能不说是潜在的风险,莱斯特·布朗的话语似又在耳畔响起。
  笔者以为耕地是粮食生产基本资源,没有足够耕地,粮食安全无从谈起。我们是人多地少的国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资料,世界耕地面积约为130.64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0.225公顷,而中国耕地面积只有12208.38万公顷,人均仅0.1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中国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9.5%左右,承担着养活世界22%以上人口的重任,如果以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为“1”个单位,那么印度为2.3,法国为4.2,美国为9.3,俄罗斯为11.8,加拿大为20.4,澳大利亚为35.6。我国耕地资源如此短缺,十年来还在急剧下降,由1996年的19.5亿亩下降到2006年的18.27亿亩。其原因在于我们现行的土地制度规定,农民集体土地不能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只有被政府征用后才能进入土地一级市场,这为政府压低地价、垄断土地市场,为征用土地者获取土地收益留下了很大空间。
  2004年,长三角征地价每公顷37万至45万元,一级市场出让价每公顷210万元至525万元,市场价是征地价的5至10倍,这是多么大的利益诱惑!地方政府征地越多土地收入越多,不少地方成为“卖地财政”;征地使用者得一份征地就得一份土地租金,用地越多获地租越多,地方政府为GDP政绩也乐意压低地价为投资者输送地租,甚至以零地价招商引资。
  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决定数量,资源价格必须反映稀缺程度,这是经济规律,违背经济规律必受惩罚。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开发区5524个,占地面积3.51万平方公里(0.52亿亩),远超过现有城镇用地面积3.15万平方公里。2004年发展到6000多个,后经半年整顿撤销3000多个,被撤销的开发区能否做到真撤销、被占耕地复耕还农还是个问号,现在开而不发的开发区不少;2006年审计署审计浙江等17个省(市)667个收费公路项目,多征占和闲置土地占征用总量的35%;我国城市人均占地133平方米,美国112平方米,欧洲80多平方米。卖地收益和地租收益诱发违法圈地乱象丛生,2006年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13.1万件,2007年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发现违规违法用地3.2万件。违法者执法者都是政府部门,左手打右手总下不了狠心,这是违法圈地乱象丛生屡查屡犯根本之因。大量土地浪费致使用地产出率很低,2007年有关部门对我国17个城市调查,工业用地产出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2%,最高的深圳也仅占7%。
  耕地锐减,我国耕地与粮食安全缺口显现。目前我国粮食自给率达95%,但是,食用油自给率不足40%,2007年进口3082万吨大豆,大概需用地2亿多亩,进口838万吨植物油,至少需用地2亿亩,这两项相当于在国外占用4亿亩耕地,这就是说我国有4亿亩耕地缺口,发生世界性豆荒我们难以承受,扩种大豆又带来粮荒风险。
  目前国际市场粮价暴涨,粮食出口国或减少出口或禁止出口,致一些粮食进口国发生粮荒引起社会动荡,粮食危机一度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蔓延。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亦引起各界关注,有专家给出的结论是短期无虑,长期堪忧。因此,改革现行土地制度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到布朗“危言”不再“耸听”时,可就晚了。
  相关稿件
· [随笔]校舍与“菲尔德法案” 2008-06-20
· [随笔]以节俭促和谐 2008-06-13
· [随笔]“灾害经济学”与灾后重建 2008-06-06
· [随笔]大地震与灾难意识 2008-05-30
· [随笔]让我们在灾难中一起成长 2008-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