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以节俭促和谐
    2008-06-13    朱文鸿    来源:经济参考报
  节俭,是指对生活欲望的节制和对财力物力的俭省。自古以来,节俭都被当作修身立德的重要内容,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和谐,是事物各个方面的配合协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人内心和谐、人际交往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各个方面配合得适当而协调的社会。尤其是在四川遭受地震灾害、恢复重建之时,提倡以节俭促和谐显得更为重要。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在功业道德文章上有所成就者,都注重在俭朴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品行节操,以此来实现自我和谐。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不仅是智慧的化身,同时也是人格修养的榜样。在他得志之前,躬耕于陇亩,过着普通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自然是清贫俭朴的。而难能可贵的是,当他贵为蜀汉丞相,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时,仍然保持了这种俭朴的作风。乃至身死之后,内无余帛,外无赢财,家中仅留下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用于维持妻子儿女的基本生活。正如他在《诫子书》中所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俭朴的生活能够使人清心寡欲,使人不至于执着于财富、权势等身外之物,超越那些短浅的功利目标,从而树立起追求更高人生价值的志向;俭朴也能使人不为浮华的生活所迷惑,得以砥砺自己的性情节操,培养出超尘脱俗的心灵和出类拔萃的品格。可以说,俭朴的生活是内心和谐的基础,而高尚的精神追求则是俭朴生活的升华。
  节俭的美德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相一致,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智慧。但长期以来,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发展,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攫取,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的代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受到了严重破坏,近年来不断加剧的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就是人类过分索取酿成的恶果。更何况,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木材蓄积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的国度,必须始终坚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以节俭促和谐,需牢固树立节俭意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纵观历朝历代,凡是提倡节俭、励精图治的时期必定强盛,如果奢靡成风、劳民伤财则导致积贫积弱,甚至亡国换代。由此可见,能否树立节俭意识,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应该明确的是,节俭并不意味着吝啬,也不是要求人人去过苦行僧式的禁欲生活,我们发展经济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节俭只是反对浪费,戒除奢侈,提倡物尽其用,适可而止,用最少的消费来获取最大的效用。
  以节俭促和谐,关键在于将节俭作为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而自觉践行。俗语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如果因失俭而趋于奢侈,小者入不敷出,陷入经济拮据的境地;大者则欲壑难填,铤而走险,干出贪、骗、盗、抢等罪恶勾当来。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大多是从生活上不节俭开始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将节俭意识贯彻于履行职务、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坚持量力而行,精打细算,严格把关,讲求实效,不搞“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杜绝“花钱赚吆喝”的“政绩工程”,始终坚持用节俭的标准来衡量和检验自己的工作,使有限的财力、物力,为人民群众发挥最大的效益。
  以节俭促和谐,最根本还在于形成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社会风尚。“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既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社会越是文明进步,便越是崇尚节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在全社会提倡文明、科学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更加符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