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6-13 作者:高鹤君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自从去年美国爆发次债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便不断传出各种各样的坏消息。美元贬值、消费下降、全球性的物价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油价高烧不止、金融市场不断下跌等等。这种动荡不断地冲击着世界各地,最近的是越南,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经济和金融形势急剧恶化,引起人们的普遍担忧。 在这样一种世界经济的环境下,中国经济也遭受一波又一波的突发性因素的冲击。比如雪灾、地震,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引起的物价上涨。前五个月,CPI平均上涨了8·1%,尽管5月份CPI开始下降,达到了7·7%,让人暂时松了一口气,但是,CPI上涨的压力仍然让人忧心忡忡。这不,在CPI下降的同时,PPI又创下了三年的新高,达到了8·2%。 为了防范CPI的过快上涨,有效抵御国际经济不确定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国今年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在这样一种政策背景下,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使流动性不断紧缩。在这样一种紧缩的环境中,很多中国企业开始感受到了资金的紧缺,再加上PPI不断上涨,经营环境必然会变得更加困难。如何应对这种种的变局以及因为这种种的变局所带来的各种困难,就成为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事实上,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是在不断地繁荣、衰退的循环中曲折前进的。在繁荣中膨胀,膨胀到极限出现泡沫,泡沫破灭,衰退,复苏,繁荣。在这样一种循环的发展过程之中,很多企业消失,很多企业壮大。那些壮大的企业不断地创新,在创新中效率不断提高、技术不断进步,带来财富不断的积累,完成人类的进步。但在这种进步中,代价是很多没有前瞻性、缺乏应对战略、应对不力或不及时企业被淘汰出局,成为了失败者。 研究那些成功的企业,都是能够穿越景气循环的魔障的企业,而能够穿越景气循环的魔障需要有穿越景气循环的长远的战略眼光。在景气的时候,利用一切有利的时机扩大利润、积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积累企业的美誉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为景气低谷准备雄厚的“粮食”:资金、技术储备、人才储备、管理储备。当危机到来的时候这些“粮食”足以支撑其度过寒冷的冬天。而那些失败的企业,在景气高涨的时候大都没有预见景气低谷,相信好日子永远没有尽头,利润永远会源源不断地流入。有的在忙于构筑自己的豪华办公楼,有的在进行愚蠢、盲目的收购,最后收购到完全超出自己的能力边界,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有的在花大把大把的钱营造管理者的“英雄光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没有及早准备度冬的“粮食”,当寒冬来临的时候,要么消失,要么被“冻”得遍体鳞伤。 尽管中国目前的经济还是健康的,还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上运行,但是,在各种各样的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必然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会受到影响,影响市场的因素也更加复杂。正是这种复杂的、不确定的因素增加,对企业来说,就成了一个考验,优秀与否,在这种变化中将会鲜明地显示出来。希望经历这种变化,中国的企业能够有更加卓越的代表脱颖而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