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号与传统秉承
    2008-06-06    叶建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
  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这是新中国第一个让人们正式享有假期的端午节。对此,许多人很有感慨。
  有人说,要不是韩国人抢先申遗了一个“端午祭”,我们也不会那么看重自己的端午节。这就好比拍卖会上有人高价拍卖了某件文物之后,我们才想起自己的床底下,原来还有件更好的宝贝一样,多少有些尴尬,也有些底气不足。
  也有人说,城市化如此之快,钢筋水泥如此之多,水面河汊也如此之缺,我们上哪里去插艾蒿、挂菖蒲,又到哪里去饮雄黄、赛龙舟?最多就是在家里包包粽子,电视上看看热闹,无法参与的节日,说不清、讲不全的节日来由,人们还能有多大的兴趣?
  不怪说这些话的朋友。对端午节的来历,别说一般人,就是许多研究民俗文化的专家,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有的说起源于古越族“龙”图腾的祭祀,有的则说来自“驱邪”的原始冲动;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则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甚至还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一会儿说是给龙过的节,一会儿又说是给人过的节,要么干脆龙与人一起祭拜,神话与现实一起入锅。
  这可能就是中国文化的神秘性。而这样的神秘性,对缺乏古代文化熏陶的孩子们来说,授受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对讲究直白、看重内在逻辑的西方人来说,理解起来也是有难度的。不像西方的圣诞节,起源明了,目的单一,形式也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不存在抵触,都不难找到“从善如流”者。端午节让许多人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的原因,就是其内涵太过丰富,最后反而失去了核心内容——此亦“过犹不及”也!有人甚至还想拿端午习俗和屈原故里一起申遗,真不知是“物质”也?还是“非物质”也?你让外国人如何处之?
  其实在我看来,申不申遗倒在其次,内涵能否厘清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重温以至“重振”这些传统节日,想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是把它当作某种文化符号和文化标签,当作向世人炫耀的文化资本和文化底牌?还是把它当作一种文化“入口”,借此走进文化的殿堂,领略和秉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溶入自己的血液,撑起自己的脊梁?
  我们肯定会选择后者。保持对自己历史的敬畏,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尊崇,会让一个人更有责任感,也会让一个民族更敢于担当。无数的传统节日,会时时提醒和启迪我们这样做,时时让我们保持与传统对话;会让我们在延续文化血脉的同时,也勇于承担现实的道义。
  注重文化传承,当然更应该注重道德传承。文化是毛,道德是皮。道德是文化的生长点,文化是道德的附着物。汶川地震让我们民族的道德力量全面释放出来,为我们赢得世人的敬重,也为我们获得前进的动力。所以在一些传统的节日里,我们不妨像康德那样,在夜色下对着苍穹与先人对话,反省自己的灵魂——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给我带来的惊异和敬畏就越是日新月异、不断增长,那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定律。”
  相关稿件
· 牛仔,美国西部文化“名片” 2008-06-03
· 北京出现胡同里的“文化创意工厂” 2008-06-02
· 灾区复苏不可忽略文化生态重建 2008-05-29
· [图片新闻]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项目 2008-05-28
· [图片新闻]2008年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 200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