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5-16 作者:王赏由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管理必须为未来而工作,而不是为过去或当下而工作。未来有两种:一种是企业的未来,另一种是社会的未来。 前一种“企业的未来”,是虚假的未来,因为它是企业主观臆想或假设出来的未来。曾经流行一时的企业战略就是典型的“假设未来”的产物,它的荒唐之处在于:不仅假设了未来是企业所设想的模样,甚至是以企业假设的未来抵御真实的社会未来。虽然不排除未来可能就是企业所假设的模样,但也有可能与企业假设的未来大相径庭。因此,企业战略带有那么点赌徒的味道,但企业管理却从来都不是赌博式的管理。 后一种“社会的未来”,才是真实发生的未来,它不仅是实时的而且是多样的。于是,有人认为企业的未来应该顺从社会的未来,并把它称之为“适应性战略”。可事实上,所谓的适应性只能令企业更加糊涂,因为企业总是拥有一定量的资本或资源的,一旦为了社会的变化而抛弃原有的战略或产品,只能是留下一大堆无用的沉默资本。更何况企业战略改变之后并不代表着可以一劳永逸,当社会发生再次变化时企业是否也要再次跟着发生变化?无疑,这将是一个令企业疲惫不堪的恶性循环,而社会的变化则是越来越快、越来越难以琢磨。那么,创造性的管理应该从哪里入手?毫无疑问,你只能从企业组织之外的社会着手,因为社会生活既是好产品诞生的源头,也是好产品必须接受检验的结果验证。我们常常说企业组织的外部世界就是一个顾客的世界,而所谓的“顾客的世界”其实就是一个“生活方式的世界”。当一群顾客茫然不知所措时,会无意识地跟随当下的或未来的生活方式,虽然我们常常说这是品牌的力量在发挥作用,事实上,品牌的力量就是生活方式的力量。当一种生活方式不再流行或是衰落时,它所代表的产品或品牌也会随之衰落或消失。因此,创造性的管理,从创造一种生活方式开始,而创造一种生活方式则绝不是极少数的管理者或科技人员的事。当下,管理体制正在发生着某种悄悄地变化,这其中,就包含了全员持股、团队合作等新的形式。但管理体制的变化并不等于创造力管理会应运而生,因为它涉及到“如何管理”等等一系列的管理问题,而如何解放个体的创造力才是管理问题中关键的关键。 创造力管理的基石是知识,因为只有“知识”才使你的愿望或理想梦想成真。当然,一般来说,知识只是一定的专业技术或技能,而技术或技能只能是在一种生活方式的想象下才会发生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说,“想象力”比技术或技能更重要。总的来说,“创造力”的管理,大概是这样一种模样:1.管理必须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既不是假设的、也不是适应的,而只能通过“创造”来实现。2.“创造”当然是个体的、而不是组织的,它意味着管理是大多数人的管理,而大多数人的管理则只能是个体的自我管理。3.“创造”既不是技术性的、也不是发明性的,它的实质是发现、改变或创造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而创造生活方式则需要沿着相反的路径(发现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来实现。4.虽然创造是属于个体的,但对于创造的成果管理却属于组织管理的范畴,而成果的管理既不能用利润来判断,也不能用产值来衡量,只能用价值观和贡献率来判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