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金融股蓝筹品质要先防大银行病
    2008-05-14    作者:王勇    来源:证券时报

  目前,我国一部分商业银行已成功实现改制和上市。其中的大部分银行通过积极努力和不断创新,其经营业绩大幅提高,金融蓝筹的品牌效应也得以不断提升。

  不过,笔者并不想对银行业所取得的成就多加赞赏,若长期沉浸在创业成功的幸福和喜悦中而不再思进,面对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却漠然视之,将极有可能患上“大银行”病。
  乍一听,好像“大银行”病只是规模非常庞大的银行所特有的问题,其实,许多中小型银行也会染上严重的“大银行”病,而有的规模较大的银行反倒不出现“大银行”病,能够以灵活的机制对外界做出迅速反应。归根到底,“大银行”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机制病症,患有该病的银行通常会表现出以下症状:机构臃肿、居高自傲、创新滞后、内耗严重以及文化保守等。因此,确立全新、科学、系统的经营理念,使之成为指导银行稳步发展的灵魂,也就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首先,要严格设定内设组织机构的职责边界和议决事议程。其次,要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再次,要加强监事会的职能。
  第二,要努力建立规范运营的“流程银行”。现代银行的运营依赖各种各样的流程。银行的业务流程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决策和活动,其中最主要的当数资金流和信息流。流程规定各个活动的先后顺序和每个工作步骤完成标准任务的时间。高效率的流程可以通过节约成本给顾客带来更多的价值,通过节约时间提高银行的市场响应能力。
  第三,追求高效价值创造型的金融服务创新。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贵在追求高效价值创造,而高效价值创造贵在提高银行服务质量。尤其是提供热情快捷的服务成为银行争取到更多客户的关键所在,也是银行改进服务的着力点。为增加客户满意度,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商业银行就需要不断加快金融服务创新的速度,追求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过程的“三零”效应,即:一是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零缺点;二是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零改进时间;三是零客户意见。
  第四,不断提高银行业管理者队伍的素质。从我国银行业的现状看,由于传统的“技术导向”和“建设导向”,管理人才的选拔主要源于银行中的拔尖人才,真正受过管理专业训练的领导人才并不多。因此,只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一大批高素质的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经理人才,充实到商业银行的领导队伍中,才能使银行更好地化解成长中的各种风险,防范“大银行”病的出现。
  第五,加强商业银行的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在市场机会稍纵即逝的竞争性经营环境中,速度和效率己成为决定任何现代银行成败的关键因素。快速反应,分秒必争,真正成了银行发展的现实需要。要迎接这些挑战和压力,只有在银行内部全方位建立起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才能有效地调动银行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适应时代和发展的要求。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

  相关稿件
· 伯南克:金融市场仍未恢复正常 2008-05-14
· 英国金融业成信贷危机“不倒翁” 2008-05-14
· 普华永道:跨业务并购 今年我国金融业主题 2008-05-14
· 专家解读:4月份金融数据释放哪些信号? 2008-05-14
· 条件得天独厚 北京朝阳将建国际金融聚集区 200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