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世界粮食危机以来,关于中国粮食安全争议一刻也没有停止,包括我本人在内也深切怀疑中国粮食安全是否有问题。而针对粮食危机,比如有人提出“海外买粮”的声音在市场也此起彼伏,如果说,只要有贸易发生、经济行为存在,就不用担心中国遭遇粮食危机而买不到粮,这个道理我还是信其可行的话,那么这个招数——到海外买地、或租地种粮应对粮食安全——我是一百个不大相信。
在4月22日的“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有农业部官员就这样透露,政府部门正在探讨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到国外通过买地、租地生产粮食,以保证粮食安全。且在今年年初就上报到了国务院。不过,另一名农业部官员却说:“到现在为止,农业部在这方面还没有特别的鼓励措施。如果要做,也应该是国家从宏观大局统筹安排,而不是农业部一个部门的事情。”(5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且不说中国耕地被侵蚀现象严重,粮农撂荒耕地现象逐渐凸现,以及中国农业生产模式自身存在的问题多多,就是“海外买地、或租地种粮”也存在相当大的社会安全风险以及由社会安全风险带来的经济收益风险。
从社会安全方面看,中国大部分走出海外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多选在非洲、南美洲等地购买农场、生产农产品。而非洲、南美洲的政治局势大都不太乐观,在那里宗教问题突出,种族冲突、暴力事件不断发生,虽然目前不太可能爆发类似战争升级的趋势,但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以被外界公认为非洲政治局势最稳定的国家之一肯尼亚为例,每逢肯尼亚举行选举,暴力总是如影随形。其背后根深蒂固的原因,就在于政治角力突显的正是部族之间的分歧。2007年末,因肯尼亚大选,就曾爆发了大规模的暴力活动,此间共发生了9024起由总统选举直接引发的暴力案件,造成上千人死亡,30多万人无家可归。今年以来,由于世界粮食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更是接连不断,4月3日至4日,在拉美国家海地的莱凯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抗议活动,造成5人死亡和20多人受伤。原因是每天不足2美元的生活费,无法抵御粮价翻倍带来的冲击。有些贫民甚至以泥土面包果腹。4月6日,埃及民众也因面包等食品涨价进行了抗议,造成了7人死亡和50多人受伤。同时在布基纳法索、毛里塔尼亚、印度尼西亚和秘鲁等地,也发生过因粮价高涨而引发的抗议活动。
这样的政治局势如何才能保障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或说农业丰收的经验这样告诉我们,一是怕天灾;二是怕人祸、或战争。二者合为一,即农业生产的第一必要条件就是需要环境的安定。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使得农业生产降低到最低位,导致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事件不止一起两起,可以说每个朝代都有发生。结果如何不必再烦我唠叨,也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吧?那么非洲、南美洲等地的政治局势、社会安定状况,现阶段而言,适宜从事农业生产吗?我不相信那些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当地居民不会冲击你中国人开垦的农场庄园、乃至粮仓,哪怕你是来自于他们的支援友好邦邻,恐怕也都概莫能外。事实上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当某些人连温饱也不能解决、或最低的生活保障都没有的时候,伦理、道德、道义等只不过是忽悠人的幌子,连生命都没有了还会给你讲这些吗?大抵不会。
所以,越是贫穷的年代越是容易引发暴乱、偷盗抢劫之事件。非洲、美洲等地的社会状况、政治局势就类似于此。这些相当于常识,常识不能不懂。
除了上述由社会安全风险带来的经济收益风险之外,单从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角度看,到海外买地、或租地种粮也未必就能获得不菲的经济效益或者农业产值。据浙江省农业厅调研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那些“走出去”的农业企业,即使大部分集中在森林承包、渔业捕捞、农产品销售等算是高收益的领域,仍然有很多家企业亏损。何况,在农业经济中的第一个环节——从事粮食生产环节呢?一名中国驻南非商务官员曾表示,几年前,曾有中国企业到南非购买了800公顷土地,但是由于不熟悉当地情况,买入土地价格比当地市场价格偏高,又派不出合适的人才管理农场,在连续多次撤换了管理人员之后,这一投资项目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如果说没有经济效益,即使国家鼓励这样的“走出去”的农业经济行为也怕是说了也白说。连那些贪官污吏也知道捞取自身利益才会搞非法交易、卖官鬻爵受贿的道理呢,自不用说合法合理的正当商业盈利行为了。
退一步说,海外买地、或租地种粮,与解决中国可能的粮食危机也压根儿不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经济行为讲效益之外,还有个产品价格优势、地理优势以及运输优势等。跑那么远种粮,首先长途运输就不占据优势,如果就近销售、当地产出当地收益,对于中国资本输出而言那当然是好事情。但是——宋陈师道《乌呼行》诗说:“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民谚也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务必从中国自身找问题,不能以“海外买地、租地生产粮食,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借口、托辞,去搪塞、掩盖中国目前农业生产模式(小农自给自足经济)的效率低下问题。
由此看来,海外买地、或租地种粮不仅是损招、末流的招数,言其是害国误民、伤农害农之行径恐怕也并不为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