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以来,上证综指从6124点一泻千里跌至3000点,周跌幅、季度跌幅和半年跌幅皆创出十几年来之最。如果这种非理性的下跌不及时有效控制,市场将积弱难返,甚至给整个经济、金融体系带来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值得欣慰的是,中国证监会4月20日发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限售股流通行为进行了规范,表明了管理层对市场的爱护,对维护市场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半年之间中国股市的下挫,相比三年前未股改时的漫长熊市,更具杀伤力和破坏力。对比两次熊市,历史有很多相似:同样的低迷,同样的迷茫,同样的对估值标准迷失,同样的对利好政策期盼,同样的丧失定价权和融资功能。
我们认为,虽然股改基本完成,但目前我国股市在走向全流通的进程中,正经历着痛苦的蜕变,市场各方应齐心协力,积极应对,爱护市场,共谋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发展道路。
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仍然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非理性的疯狂上涨要制止,非理性的恐慌下跌也要防止。无视市场非理性的暴跌,片面追求市场化而任其自然发展的做法,将会给市场带来极大的风险和沉重打击,我们千万不能再蹈第二次推倒重来的覆辙。作为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我们不能迷信和完全照搬所谓西方成熟市场模式,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前进中的问题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走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首先,预期决定市场走向,信心成就股市基础。由于近期市场暴跌幅度过大,投资者信心受挫严重,从长远发展出发,市场要走出困境、迎来曙光,需要更多政策利好和组合措施。大跌后的市场需要休养生息,需要重拾信心。因此,管理层应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充分肯定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绩,大力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明确政策预期,全面重建市场长期投资信心。
其次,市场对“大小非”解禁和再融资的恐惧是导致近期市场暴跌的原因之一。日前证监会出台规范大小非解禁的利好,有利于稳定投资者对存量股份减持的心理预期,有助于投资者恢复信心和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探讨另外一些办法,比如,建立大小非不减持明示制度、要减持公示制度、减持自律制度等增加市场透明度和市场信心。
第三,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但绝不应该是恶意“圈钱”。因此,应从制度上规范再融资,加强对再融资的信息披露的监管,可以探讨对数额较大的再融资事项引入分类表决制度,让中小投资者拥有更多话语权。
第四,我国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以公募基金为主,事实证明目前公募基金难以独立承担起维护市场稳定的重任。培育和发展多层次机构投资者对稳定股市非常重要,建议继续大力发展包括企业年金、社保资金、QFII等在内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强券商等专业投资机构在市场中的话语权,积极推行做市商制度,规范发展基金、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制定法律法规让私募基金阳光化,积极鼓励大小非减持的资本继续成为市场新的机构投资者。另外,国家也可尝试建立维护市场稳定的市场平准基金,在极端情况下稳定股市。为鼓励长期投资,可考虑长期不征收资本利得税、降低或取消红利所得税,倡导长期投资理念,使机构真正成为稳定市场的中坚力量。
第五,我国资本市场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市场参与者数量都居世界前列,所以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导,维护市场稳定发展,实现市场“三公”原则,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尤其重要。而我国股市大起大落的市场特征非常明显,主要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冲交易机制缺失,建议监管层在当前股指低位尽快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金融衍生产品试点,同时推出组合性保护措施,对冲投资风险,提高市场流动性。同时,改革市场交易制度有时能有效激活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