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我们必须做什么?
    2007-12-21    本报记者:洛涛    来源:经济参考报

  “谁非法侵占我们的土地就敲响此钟!”面对越来越多非法圈地者,前不久,河南省中牟县白沙镇白坟村村民在本村耕地旁的大树上立了一口老钟,以便随时召集村民“抵抗”非法占地者。新华社记者:单纯刚 摄

  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现状,兰州市近年来通过“削山造地”,向荒山荒坡要土地。按照兰州市政府的计划,在未来五六年内,兰州市将在荒山荒坡实施削山造地200平方公里,相当于兰州市现有的城市面积。新华社记者:聂建江 摄

  编者按:国土资源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土地违规违法的宗数约3.2万件,违规违法占用土地的面积在350万亩左右。尤其是刚公布的十大土地违法案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民以食为天”,目前我国仅存的18亿亩耕地“口粮田”能否守得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甘藏春:查处违法案件须保持高压态势

  “土地违法的风险收益太诱人、土地违法的成本太低,是导致土地违法案件频发的主要诱因之一。”
  国土资源部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告诉记者,基层政府某些领导,受不健康政绩观的影响,在土地问题上,经常铤而走险。他表示,土地违法案件之所以频发,一个主要原因是土地所蕴藏的立竿见影的GDP效应。再有,土地又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热门领域。土地违法成本低,而收效却是一举多得。因此,某些地方官对于土地运作乐此不疲、趋之若鹜,而损失的总是国家和农民的利益。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只有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司法程序,提高违法成本,从一亩一分地上坚守、严守、死守,让不作为与乱作为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耕地安全才有保障,18亿亩耕地的红线才不会被突破。”甘藏春表示,我们正在研究一个新的机制,要让违法者不能得逞。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将继续加强协调配合,结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专项清理工作、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专项执法监察,认真梳理和发现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线索,始终保持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高压态势,特别是将严格实行问责制,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促进中央土地调控政策的落实,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

曾业松:消除耕地保护制度中的“制度梗阻”

  中央党校农业问题专家曾业松认为,近年来“圈地风”导致耕地锐减,有的地方甚至通过调整规划规避农田。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大,这将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和风险。因此必须走内涵节约型经济增长道路,协调经济建设和耕地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用更严格的制度和法律,确保耕地不再受到破坏。
  曾业松指出,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对徇私舞弊,非法批占大量土地的追究刑事责任。”从法律条文理解,似乎只要没有“徇私舞弊”这个构成要件,非法批地行为就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再比如,按法律规定,哪怕占用一亩基本农田都需报国务院审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先调整规划,将农田改为建设用地,就可以规避审批,且大多未受到严格处理,这使得一些地方党政干部敢于屡撞耕地保护“红线”。“先上车后买票”,是时下一些地方发展地方经济冠冕堂皇的理由。正是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使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不到实处。很明显,在政府的有效行政及政府管制与市场自由选择的关系博弈上,存在着严重的“制度梗阻”。 
  他建议,当务之急是要重新确认现有耕地数量,摸清基本农田保有量,尽快将耕地保护指标列入考核地方党政一把手政绩的主要内容。只有把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变成“高压线”,让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人成为“过街鼠”,才能保住子孙后代的“粮仓”。

黄小虎:土地问题要从财政和金融上求解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认为,这几年集中爆发出来的土地问题,从表象上来看,主要是地方政府的行为问题,但从深层次看,土地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财政问题、金融问题。
  首先是财政体制。在全国的财政收入当中,中央财政占了50%,省、市级财政占了30%,县、乡财政占20%。县、乡财政普遍是负债累累。而土地问题的根源也在此,因为财政收入分配格局改变了,但是事权并没有变,钱从哪来啊?财政收入的主要税种,产业税、工业税等大头都归了中央了,留给地方的税收是建筑税、房地产业税等。地方政府慢慢意识到,只要大兴土木就能财源滚滚。
  其次再看金融体制。一些经济发达市、县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真正属于财政预算内资金的只占不到10%,土地出让金占了20%至30%,60%至70%的资金从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凭什么贷?还是在土地上做文章,以储备的土地作抵押贷款,并且是优良贷款、优质贷款。可以说,金融和土地相结合,导致了我们这一轮的城市建设热。所以,2003、2004年中央加强宏观调控,提出了两个闸门,就是金融和土地这两个闸门。从中国的情况看,再这样占地,已经危机到了发展和社会稳定,再这样占下去就可能葬送我们改革开放的成绩,这不是危言耸听。
  他认为,保护耕地,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土地的需求还能不能保证,出路不仅有,而且十分的宽广,那就是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目前,我国的存量建设用地普遍是粗放利用,有的甚至是闲置浪费,再开发、再利用的潜力很大。

邹晓云:谨防政策变形和“利益共谋”

  “治标还需治本。未来国家土地调控应加大对地方政府以及开发商垄断土地资源的调控。”
  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表示,我们现在的土地供应只有一个口子,这个政策本身是想从规划、计划上做到统一,但一些地方政府在利益驱使之下,把这个政策完全变形了。目前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几乎完全被地方政府所垄断,为什么很多地方开发商能低成本、大规模地拿地,与地方政府垄断土地资源分不开。而很多开发商违法圈地,其实也是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利益共谋”的结果。

叶剑平:树立全民耕地保护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剑平认为,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已经出台好几十年了,但耕地减少并没有好转。要守住18亿亩红线,至少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点:树立全民耕地保护意识。只有上到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官员,下到普通市民、农民,都树立保护耕地意识,才能完成这一艰巨而又必须做到的任务。如果要使保护耕地的意识像计划生育意识、环保意识那样深入人心,需要发挥各级政府及媒体的影响力,加大宣传。
  要有科学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耕地保护的基础和依据。土地利用规划要充分体现耕地保护,不仅要确定耕地保护的数量,更要保护耕地的质量,而且还要将数量和质量在空间的分布确定下来并公布于众,让全社会监督。城市建设规划,应该把集约节约用地作为一个主要指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则要在投资、产业布局等方面予以耕地保护与节地的引导,防止重复建设。同时要保证各规划间的互相衔接,从次序而言应该先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再制定城市建设规划,这样才能把耕地保护与城市布局相互协调起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