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缘何出现估值幻觉
    2007-12-04    作者:刘晓忠    来源:新京报

  当下的机构投资者尚存在专业素养不足导致整个市场非理性、结构单元化带来信任危机等问题。

  12月2日,在第六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代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发表的演讲中,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壮大提出了四点建议(12月2日《中国证券报》)。

  显然,随着中国基金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由两年前的5000亿到今年急速扩展至3万亿规模,保险机构投资者、私募基金以及产业投资基金、另类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机构投资者类型日趋多样化。然而,这一切在实践中尚未引导中国资本市场真正有效实现市场理性之诉求。

专业素养面临市场质疑

  机构投资者对价值投资理念的背离是机构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的重要原因。具体地讲,当前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模式过度依赖于资金扎堆效应下的价差交易模式。典型的案例如当前市场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不可否认,该股较强的盈利能力在市场中具有相对的投资价值。然而,一度接近三百元大关,高达百倍市盈率且具有明显行业周期特征的中国船舶实际上已经严重泡沫化,而原因恰恰在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获利模式仍然延续散户式的价差交易。这种价差交易模式本身早已远离价值投资理念,是一种典型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另外,目前机构投资者研究机构所出具的研究报告,已经严重偏离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在这方面典型的案例是机构投资者对中国神华的估值分析,其中部分国际投行甚至给予中国神华百元股价的定位。然而,无论如何即便是煤炭龙头股的中国神华也不可能高于同样具有垄断和龙头地位的中石油的估值水平。显然,当前机构投资者部分研究报告已经俨然演化成了一场估值幻觉,直接伤害着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投资能力和水平。这一现象折射出的部分机构投资者专业研究能力和研究精神的缺乏。

结构短板导致信任危机

  机构投资者结构模型的单一阻碍了中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健康发展。当前,机构主要以信托结构模型为主,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投资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信托关系。然而,由于当前中国机构市场中信托文化缺乏,基金等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存在明显的委托———代理成本、内部人控制问题和基金内部不同持有人的利益输送问题。因此,受托人的基金投资人难以对基金公司实施有效的激励约束共容机制。
  针对当前机构投资管理人与基金投资人之间出现的信任危机问题,有关部门于上周五就《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开始在业内公开征求意见。该“指导意见”通过投资决策、交易分配、监控监查和信息披露等四个环节,尝试切断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利益输送链条,以缓解和消除横亘在机构管理人与投资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做大做强机构投资者市场。
  “指导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机构投资管理人和投资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但要培养出一个更符合市场需求,满足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需求的机构投资者群体,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激励共容机制及文化;二是建立在信托模型基础上的机构投资者自觉的受托人责任意识和市场良性的信托文化氛围;三是专业化的投资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四是规范和发展包括公司制机构投资者和合伙制投资者在内的多元化机构投资者专业化队伍。

(北京普蓝诺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