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三巨头施压人民币注定无果而终
    2007-11-29    作者:陆志明    来源:新京报

  11月27日,欧盟轮值主席容克率领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和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专员阿姆尼亚来到北京会见央行和财政部官员。欧元区“三驾马车”首次集体出访,目标直指人民币汇率。受此消息影响,27日人民币对欧元升值256个基点(11月27日《新京报》)。

  自2006年末至2007年11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5.11%,然而对欧元却贬值7.21%。欧元相对人民币和美元升值的实际出口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三季度美国的出口增长率在16%以上,而欧盟9月份的贸易顺差却大幅收缩,10月末的贸易顺差甚至为零。这表明了因为欧元升值,欧盟的真正竞争者美国和日本迅速利用本币相对欧元贬值占领了市场。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中国是欧盟惟一的贸易逆差来源地。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中欧之间的贸易结构实际上是互补的。在进口方面,中国在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领域是净进口国,美国和日本利用欧元升值的机会迅速取代了欧盟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在出口方面,中国出口的相当大部分实际上是加工贸易,真正的出口来源地可能是美国、日本或者亚洲其他国家,欧元相对于美元和日元的升值也在侵蚀欧盟微薄的贸易盈余。
  当欧元升值达到最大的临界点时,欧盟作为整体将很难承受汇率升值带来的经济压力。选择维持欧元对美元的历史高位以抵消国际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上涨的压力,同时要求主要逆差货币人民币升值降低贸易逆差增速,这似乎是欧盟理想中的抉择。但是这种想法无疑是一厢情愿,甚至可以说是极度危险的。
  正如上文所述,欧元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美元和日元升值,削弱的是欧盟出口的真正实力,贸易顺差集中于中国只是短期的表象。要求人民币升值无疑只是短期内的权宜之计,长期内必须稳定欧元与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不应贪恋升值带来的短期进口利益,维持长期的贸易平衡才是汇率政策的根本着眼点。
  此外,作为欧盟的贸易互补经济体———中国廉价商品的输出抵消了相当大部分欧盟的通胀压力。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压迫中国加速升值一方面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也并未改变欧元对美元的升值地位,欧盟的出口竞争力并未得到提高。同时短期内很难找到其他国家取代中国全球廉价商品输出国的地位,中国商品价格的提高将急剧还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通胀压力,届时欧盟将面临通胀与逆差并存的严峻形势。
  有鉴于此,欧盟坚持其以往一贯的对人民币升值温和立场而非施压人民币升值,应是兼顾中欧利益的双赢之举。

(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