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因素不利于频繁买卖基金
    2007-11-12    阮文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基金作为一种专家理财产品,被众多的投资人士当作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频繁操作一直被否定。但在实际的基金投资过程中,有很多投资者仍在利用博取基金净值差价的办法进行套利。
  以下五种原因不利于投资者频繁买卖基金,需要为投资者打一剂预防针,从而克服基金频繁操作的弊病。
  第一, 基金收益实现方式不支持投资者进行频繁操作。基金的收益来源不是靠诸如股票一样的通过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完成的,而是依赖于基金投资收益的累积。因此,基金管理人的操作技巧和方法、投资策略和目标,成为提升基金净值的主要手段。既然基金的净值增长不是一种市场的参与行为产生的利润,而是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能力的体现,投资者就没有进行净值投机的必要。频繁操作是反其道而行之,违背基金固有的投资特点和运作规律,干扰和影响基金管理人投资计划的实施和投资目标的完成,是基金管理人因为基金份额的变动而不得不随时修正计划,以适应这种变化。
  第二, 手续费成为压缩基金投资利润空间的羁绊。基金申购、赎会一次的手续费可能不会对投资者的利润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多次交易累积的利润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特别是在市场环境难以把握时,手续费的劣势将会充分凸显出来。这样就会在无形之中增大投资者的成本负担,给投资带来一定的压力。
  第三, 收益的不确定增大了基金频率操作造成损失的概率。任何一项理财活动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既有显性的风险,更有隐性的风险。既有短期的风险,更有长期的风险。造成风险的因素也是复杂多变的。基金作为一种专家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股票,股票与证券市场的关联性极强,基金净值伴随证券市场而出现涨跌变化是很正常的,而这样就增加了基金收益的不确定性。当基金管理人的基金运作不好时,将会出现净值下跌的情况,而使投资者的利益受损。在收益不确定的环境下频繁操作基金,更增加了操作的风险性。
  第四, 基金管理和运作风格发生变化是不能够通过频繁操作化解的。基金操作风格和投资目标的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基金净值的变动,但这些因素投资者只能感知而无法预测。运用频繁操作的手法去猜测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策略和行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第五, 替代性操作违背基金投资初衷。投资者既然将资金交给基金管理人去管理和运作,就应当充分信任所委托的专家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分享投资中的快乐,并获得投资中的利润。而频繁操作实际上是将基金当作一种股票来炒,或者将基金的净值当作商品的价格来看待,均偏离了基金本身的投资属性,既不利于投资者投资利润的积累,更不利于基金的成长。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