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行情不是基金行业的“遮羞布”
    2007-11-06    马红漫    来源:东方早报
     证监会基金监管部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针对近期基金业在投资和营销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明确要求各基金管理公司要始终坚持长期稳健的经营理念,维护基金持有人长远利益。
    在今年5月份,证监会就曾下发过《关于切实加强基金投资风险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其目的也是督促基金行业切实加强风险管理。两份《通知》先后下发,且都是针对基金投资风险管理,这充分反映出在股票市场格局变化之下,基金行业已经成为市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
    事实上,从“5·30”之后,整个股票市场的投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量的普通投资者由直接入市转变为通过基金这一“专业理财”途径间接地进行股票投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0月底,我国基金资产净值达33120.02亿元,为年初的3.8倍;当前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过流通市值的三分之一,成为影响股票市场总体投资行为和偏好的最大因素。
    从大量散户直接入市到通过专业投资者的“代客理财”,应当是股票市场投资理念的一大进步。但是基金本身并非“十全十美”,同样存在为己牟利的冲动,比如谋求更大的基金委托理财规模等等。这些利益追求未必和基金投资者的利益相一致,甚至可能会出现基金公司为了私利而刻意误导投资者的问题。在基金营销活动中,许多基金公司打出了“回归净值,1元销售”、“限量销售,只卖一天”等等广告语,这样的广告语完全背离了投资行为的基本常识,让投资者误以为“净值越低”,就意味着“越便宜”、“越值得投资”。其实,金融投资行为是否可行的关键在于未来的盈利。只要盈利率高,那么买入价格根本不重要,因而所谓“便宜”的概念在投资界根本就不存在。作为专业的投资者,基金公司不可能不知道这一道理。
    类似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很多投资者认为买基金是“稳赚不赔”、认为基金和储蓄一样可以“保本”、认为过去的投资业绩可以简单地重复等等。这些“投资误区”几乎都成了基金公司扩大市场份额的工具,普遍在市场宣传中“淡化风险而强调高收益”。而类似的广告语大行其道,暴露出的正是基金行业的弊病:不但没有从投资者的利益出发进行风险提示和专业理财服务,反而借助投资者的认识误区来大发其财。
    基金公司的业绩和能力理应体现在切实的投资能力上,而不是依赖营销手段。当下基金营销行为异化的背后,暴露出的是基金在专业理财能力方面的困境。纵观基金业的整体投资方向,所谓的“抱团取暖”现象非常突出。数十家基金公司的上百个基金品种,绝大多数都集中投资于几家“大蓝筹公司”,即便市场上已经出现明显的“蓝筹泡沫”也在所不惜。基金的集中配置有其自身利益,一方面被基金公司集体锁定的股票价格更易于上扬,另一方面也可以规避个体投资失败的信用风险。但同时,这也让基金公司之间的差异被抹杀,对于失去了个性的基金产品而言,在“千人一面”的投资风格之下,也就只有靠所谓的“廉价”、“抢购”等商业促销手段来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了。而这些“误导性”的促销手段,实际上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与管理部门所倡导的理性投资理念相背离。
    由此可见,当下火爆的牛市行情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基金业界的“遮羞布”。《通知》的下发固然“堵”住了基金公司对表面营销技术的追求,但基金投资能否成为公众实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渠道,还要视乎基金业未来的理念选择。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