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现施政新理念
    2007-11-06    作者:石子河    来源:大众日报

  经过近1年的紧张运行,第一份《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统计监测结果已新鲜出炉。其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空气和水源质量等五个指标引人关注。据悉,2006年底,深圳市在全国首创了“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第一次将老百姓应得的“生活福利”量化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体系。(11月4日《新文化报》)

  净福利,是指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全部经济福利减去用于补偿伴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负面效应的消耗后所剩余的福利。而“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涵盖了收入分配与公平、安全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人的全面发展水平等5个方面,共21项指标,以此反映居民的生活福利状况及动态。
  笔者认为,《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出台,表明我国的城市发展、城市理念试图开始一个新的转型——从经济本位、政绩本位开始向民生本位转型。所谓“净福利指标”,实际上只是把民生要求具体化、数字化而已,而支撑这个指标的内在动力则是政府施政的民生取向。
  从整个社会来看,只有少数人享受的福利不叫福利,只有社会最边缘、最容易被忽视的人群也能享受到福利,才能切实体现社会福利的真正意义。在这个指标体系中,普通市民的收入和分配水平成为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当经济发展与人们收入水平不协调时,政府就需要认真思考并解决这一问题;当某个地域出现零就业家庭时,这个地域就要受到重点监督,以促使其尽快解决问题。并且,所有市民都将从这个指标体系中直接或间接受益。
  从这个角度来看,深圳市政府的“福利指标体系”其实还蕴含着比这个指标本身更大的积极意义。深圳市政府秘书长李平说,深圳将以此作为考察各级领导班子工作业绩的标尺,把“福利指标体系”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显然,“民生取向”能够促使当政者把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到降低失业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社会稳定等上面来。让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以实现,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成为人民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诚然,标准的解决并非最终的解决。要经得起“民生指标”的检验,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这就促使政府在决策方面,必须将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到为人民谋利益的实际效果上来。毕竟,对于老百姓而言,效果才是真实可感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