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比较
    2007-10-12    董少广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国外老板不用为职工的宿舍、学校、幼儿园等操心,可以三言两语辞退掉不中意的部下,也无需考虑“领导班子”的窝里斗,他们大部分精力都用来考虑如何赚钱与发展,他们视企业为生命,每年因经营决策失败而自杀的企业老板屡见不鲜。
  相反,中国的老板则像家庭主妇一样忙里忙外, 但70%“忙”在营造关系上。因此,中国的企业家大多精于中庸之道,缺乏创新,企业的成败完全取决于“老板”的角色意识。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企业老板,事业初创时兢兢业业,严于律己,而一旦事业做大,或者功成名就,弱点就开始暴露出来。“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谁也无需为经营决策失误负责。别人经营企业,失败了就靠边站。我们的老板面对失败则找“客观原因”,不仅败亦英雄,并且增拨兵马,还指靠他去收复失地。所以,中国的老板大多短命。且不说早些时候名噪一时的步鑫生、马胜利,近年来,在中国曾经响当当的民营企业,飞龙折翅,巨人倒台,太阳神失足,三株遭难,金义集团举步维艰……市场竞争既要精明也要磊落,管理“持续变革”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企业生存的最重要条件。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萨缪尔森说:“企业家是推动企业发展生产,推动企业这部机器运转的心脏。”企业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任何一个名牌产品的背后总是有一个、乃至一批优秀企业家。通用电器背后是爱迪生,西门子产品背后是韦纳·冯·西门子。所以就有“优秀企业家是名牌产品之父”的说法。“标王”曾是中国企业界最热的现象,中国企业家一掷亿金,浴血厮杀,财大气粗的外资企业却不动声色,渔人得利。外资老板说的一针见血:我们不争标王,我们的企业是一步步做起来的,花天价为一个产品开拓市场,不如把钱花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塑造公司形象上。
  企业家是一种特殊的管理人才,站在现代企业经营谋略的高度分析,因为有了张瑞敏的“道法自然”与“严格自律”,才有了今天海尔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机制,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稳健与胸怀。可见,称雄市场的关键在于企业的综合素质,忽视“内功”的繁荣是缺乏根基的。
  有人做过统计,世界上倒闭的企业85%因企业家决策失误引起。“打天下”与“坐天下”,很难说清楚哪个容易哪个难,别人的经验,只有化成自己的“感悟”,才能变成“智慧”。如今,市场竞争越来越表现出战略制胜,站在更高的角度,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素质。
  相关稿件
· 老板与领导 2007-08-31
· [市场观察]老板与领导 2007-08-31
· 工资协商不能靠老板良心发现 2007-08-21
· 西藏农牧民流行当“老板” 2007-08-01
· 《福布斯》发布上市公司最佳与最差老板榜单 200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