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坎坷的城市改造之路令人深思
    2007-09-25    耿海军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过去的若干年中,我们已经熟悉了城市里成片成片的旧房改造,政府也把这种改造工程作为造福市民的善事而大加宣传。然而,正是在这十几年,中国不少城市建设遭受了不小的蚕食,文物遭到戕害,城市失去特色——亲切自然的麻石小巷不见了,古朴凝重的旧石坊不见了,一座座历经沧桑的古文庙和一口口古井正慢慢消失……
  应该怎样建设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近年来吸取从前“大拆大建”的教训,提出老建筑要保护,原住民和产业形态也应继续;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只能“更新”,不能“改造”,从而延续历史文脉,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新华每日电讯》9月21日)。

  其实,杭州的城市建设也曾走过一条弯路。自古以来,杭州便拥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优美城市空间。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彻底摘掉‘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这顶帽子”的口号下,杭州市历经多次大规模城市改造,每年拆除100万平方米旧建筑,同时配套建设新住宅120万平方米。原有的古城格局遭到很大的破坏,大片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群被彻底“抹平”。
  然而,钢筋混凝土虽能使高楼林立,但不能铸就高品位的城市之魂。那些看上去破破烂烂的旧房子,恰恰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有了它,城市才能不陷于浅薄,不流于浮躁。于是,杭州市政府重新提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就是保护文化生产力”的新口号,156万平方米的老房子、古街道由此得到保存,并继而得到妥善的更新、修缮,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城市“改造”到城市“更新”,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两者对如何实现城市的发展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态度。前者强调破旧立新的大规模改造,而轻视由此带来的文化断层、社会震动;后者则注重维护城市社会的多元性,以和谐为基础求发展。
  概而言之,城市更新,意味着不再提倡宏大的设计;不再依赖巨额的资金投入;不再以浩大的声势铲平旧城。城市更新是在尽可能保持城市传统风貌与风格,尽可能维持城市居民生活习惯的基础之上,通过小规模的、细致的、持续的除旧布新,实现城市内涵上点滴累进式的更新。而这恰恰能更好地留住城市的“根”与“魂”,体现了城市建设的人性化关怀。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一幢老房子、一件老古董,都是城市的记忆,浸染着风雨沧桑,承载着文化的积淀,见证着城市的昨天。只有精心呵护历史文化遗产,留住城市的“记忆”,并让市民了解它们,才能增强市民对自己的文化认同,城市的未来才不会丢失了自己的“灵魂”。杭州市坎坷的城市改造之路令人深思。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