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次贷市场风险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信贷危机和信用、信心危机,最终迫使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屈服”。 日前,美联储在今年第6次例会上同时下调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和贴现率50个基点,此举多少给华尔街和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一个喘息的机会。 然而,美联储如此力度的降息举措,客观上也会加剧市场对当前信贷风险和市场信用、信心危机的担忧。全球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在美降息后可能要更显“弱不禁风”。 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金融安全,特别是在中国金融开放和资本项目管制不断扩大的条件下。 要防止或缓解国际金融风险冲击的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处理好金融开放和资本项目管制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至少目前中国应该尽量避免在资本项目管制方面采取太大的动作。
美国降息不应影响中国加息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不断深入,当前在资本项目下实施的相对较为严格的管制措施越来越显得不合节拍。面临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压力,中国存在通过放松资本项目管制实现放闸泄洪的客观需求。 特别是在大国崛起思维、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化等镜像的映照下,要求放松资本项目管制也就成为市场自下而上推动与政府自上而下改革的交错汇集点。 不过,就当前的国内国外形势来看,选择在全球金融震荡的关键时期放松资本项目管制。笔者认为,在时机上并不太合适。 横扫全球的次贷危机,之所以对中国金融市场没有产生直接影响,正是由于中国当前实施的资本项目管制。 也正是由于资本项目管制这道防火墙的存在,才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提供相对独立的操作空间。这也为央行继续使用利率政策抗击通胀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当前,有观点认为美联储的降息使中国的加息空间和可操作性越来越低。笔者认为,加息是当前中国经济的客观环境所决定的。把美降息作为中国停止加息的一个条件或基础,实际上仍没有走出利率平价的思维框架。 之前的事实已证明,人民币美元间的利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有限的,造成热钱赌人民币升值的是中国资产价格的高增长和资产的高流动性问题。而加息有助于遏制资产价格泡沫。因此,在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的现今,中国只要加强和稳定资本项目管制,中国央行在利率政策上仍然有较大的可操作空间。
放松资本项目管制客观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选择在全球金融震荡时期放松国内资本项目管制,可能会带来风险管理的两难问题。货币流动性过剩正使中国面临着通胀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投资国内资本市场所需承受的风险波动率已越来越高,且实际上已超越大部分国内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驾驭水平。 风险警觉和风险意识较强的内地投资者客观上希望通过投资海外市场来分散投资风险,这应该说是目前QDII和港股直通车试点出台的市场基础。 然而,相对于内地风险的感同身受,海外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缺乏驾驭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相比内地市场要更大些。 显然,风险管理的两难正在考验着管理层和投资者的风险管控能力。 最后,从学理上讲,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尚不完善、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尚有限的情况下,放松资本项目管制客观上将增加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难度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将直接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将削弱中国对抗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能力。 事实上,不论是中国金融市场和机构的改革,还是当前稳步、渐进和可控的人民币汇率走势,抑或在美次贷市场风险下国内金融市场能够独善其身,几乎都依赖于中国在资本项目下的管制。倘若没有资本项目管制这一防火墙,即便中国金融机构投资美次贷市场相对谨慎,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国际避险资金也将涌入中国这一“金融洼地”展开流窜炒作,从而影响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也许,在全球金融震荡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大的情况下,中国需要的是如何减少和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对于是否继续放松资本项目管制,管理层应该谨慎抉择,避免想当然的冒进。
(北京普蓝诺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