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新政策可以消除寻租动机
    2007-07-18    作者:孙立坚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特别国债与印花税、利息税等财政政策在缓解流动性的规模问题上不仅效果有限,成本也比较大。而出口退税新政是个亮点,在改变产业结构和国家的内需生成机制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笔者并不完全认同取消出口退税就是变相的人民币升值的说法。当然,从出口企业的利润来看,他们的抑制作用都相同,但是,存在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首先,出口退税的影响只局限于出口企业,而人民币升值影响到所有对外经济往来部门。尤其是,当中国银行业和企业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时,过早的人民币升值会虚增不良资产的价值,影响中国银行业和企业的海外上市战略。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所采取的渐进式汇改战略也会使得人民币的增值带来企业短期外债融资上升的可能性,它显然不利于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的稳定。当然,中国产业结构没有调整完毕时,一刀切的汇率增值方式会产生消费品的内外替代现象,从而进一步降低我国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而取消出口退税却没有这么多的负面作用。
  其次,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抑制了企业部门的寻租行为,推动了中国产业的结构调整,使人民币汇改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因为尽管人民币升值,但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如果能够争得出口退税的优惠条件,那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夸大申报出口的规模,争取得到更多的退税补贴。因此,一些搞价格恶性竞争的企业通过这样的寻租和弄虚作假行为,来确保自己的企业利润不受汇率的影响。显然,如此一来中国贸易顺差就不太可能得到缓解。
  第三,出口退税新政策的影响只波及到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定价能力的企业。有定价能力的企业会把取消出口退税的成本通过价格的调整进行转嫁。影响这种转嫁能力的因素显而易见,它包括:产品的附加价值高低、产品的市场替代程度和中国劳动部门的规范以及监管的强度。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对没有定价能力而且靠价格竞争的企业来说,出口退税新政策就会迫使他们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改变产品的销售主体,从宏观层面上也就会出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
  出口退税政策在目前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有利于消除恶性的价格竞争,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改变国际收支的失衡结构。最终,有利于资本市场按照价值投资的理念来选择财富保值的方法。
  中国流动性过剩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财政政策应该在改变结构上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目前中国实际上还在靠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导向发展模式来解决中国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和贫富分化问题,而且当金融体系和产业结构还处于一个发展不成熟的阶段时,汇率的相对稳定就是支撑这种对外依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在中国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就会因为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带来更加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而预期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流入,又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因此,当需要货币政策来缓解这一结构性流动性过剩冲击的时候,就需要财政政策来刺激产业结构和内需生成机制的尽快调整,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流动性过剩对资本市场所带来的危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