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随着高考提前批次的录取进入尾声,备受关注的香港高校与内地名校的生源争夺战,也已渐渐落幕。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抉择“去不去香港读书”的问题上,一些学生给出了新的理性的答案。 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一些学生在没有申请到奖学金的情况下,选择了自费赴港读书。比如在广州,尽管香港高校4年学费要50多万元,但不少考生依然放弃北大、浙大等内地名校,自费赴港。而申请到奖学金的部分优秀学生,也选择赴港,如北京理科第二名,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 另一方面,对一些有机会获得丰厚奖学金的学生来说,也没有一边倒地选择赴港,而是从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出发,自主选择就读学校。比如,面对香港高校的44万元奖学金,重庆文理科拔尖生最终拒绝“诱惑”,转投清华;北京的理科状元也放弃香港高校,选择北大。 人们经常抱怨“选择是痛苦的”。其实,真正痛苦的是别无选择。已故作家王小波,在不少文章里提到当年插队时,常常苦闷于无书可读,实际上也是在感慨生活别无选择。无法完成自我选择的生活,注定会像花儿一样在枝头枯萎。一个人的生活如此,社会也是如此。 命运不是机遇,而是一种选择。命运从来都不是一种可以等到的东西,而是一件需要去完成的事情。一个人完成自己的命运,或者如贝多芬所说的“扼住命运的咽喉”,说到底就是不断为自己的生活做选择题,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与希望。这种选择,是一种自由的理性选择。这样的选择越多,生活的品质才会越好。 应该说,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不断扩大民众选择机会的伟大实验。对考生来说,这场实验从1977年恢复高考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有希望的是,高考越来越开放。高考制度曾为年龄设限,规定25岁以下的未婚人员可报考普通高校。可是,几年前高考放宽限制,规定报考不受年龄、婚否等限制。 1998年后,香港招生向内地开放,这也意味着给了内地考生一次重要的人生抉择。而去年,舆论关于香港高校与北大清华之间孰为“一流”之争,也曾引起人们对彼此教育差异的关注。而今年已经出现的信息表明,由于这种争论,人们更加理性看待了这种差异,包括更加客观地看待香港高校的奖学金;而另一方面,内地的一些名校也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开始大幅提高奖学金以及更自由的专业选择。这种互融和竞争,必然促使香港和内地的高校开放和进步。 有选择,就有希望。决定社会品质的关键,就在于人们是否有更多选择。应该说,近年来中国社会一点一滴的进步,同样表现在人们在选择面前渐渐有了平常心。一方面,北大、清华不再那么高高在上;另一方面,优秀考生也不再惟高额奖学金“马首是瞻”。 重庆一些优秀考生便是因北大、清华可选专业,才婉拒了香港高校高额的奖学金。对他们来说,选择喜欢的生活与专业,比获得“显赫一时”的奖学金,还更重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