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为何显得如此苍白
    2007-07-06    高鹤君    来源:经济参考报
  7月4日,轰动全国的山西洪洞黑砖窑案开庭审理。在庭审现场,该案主角竟然否认自己“故意伤害”。在打手横行、打人成为家常便饭、盯梢成为管理手段、童工成为主角、甚至有人死亡的这个案件中,听不到案件主角的一声道歉,听到的只是强词夺理的辩护。在这些人的眼中,道德显得多么的苍白!
  “黑砖窑”案只是被推到聚光灯下的一个小小的案例,但是,在聚光灯以外还有多少这种事情呢?恐怕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知道。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利润成为各种美丽的花环的营养剂的今天,企业一旦失去了现代的道德约束,这种事情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因为很多人的眼中只有利润,为了利润可以不计一切;同时,我们的社会价值观中有一种暗流——赚到钱就是好样的,这样也无形中助推这种事情的出现。而人道的一面经意或者不经意之间被忽视,在这一案件中很多人的麻木,包括部分基层官员的麻木,就是这种忽视的例证。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是利润的最大化。但是,围绕这一种回答再追问一句:当追求这种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危害了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幸福感和尊严感的时候,这种目标能成为最终的吗?
  人类创造了企业这种形态,实现了大规模的生产,物质财富得到了飞跃,科学技术同时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切反过来又推动了企业形态的完善,竞争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更进一步的丰富。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人类本身的进步,为了人类本身的幸福。所以,人类的进步和幸福应该是企业的最终的追求目标,企业所有的行为只有满足这个需要才具有价值,才能够得到人们的拥护和赞赏。如果企业陷入纯粹的利润追求,为了追求这种利润不惜伤害人类的普遍的价值观、人性关怀、人类的幸福感,这种企业必将被社会所唾弃。
  事实上,真正能够昌盛不衰的企业都是主动地适应社会的价值观、关注人文、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特性,是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在增加社会财富的过程实现自己的利润的。辉瑞公司曾经被非洲一些贫穷的国家欠下大笔的债务,面对这些债务是继续追讨,还是主动减免?最后,辉瑞选择了后一种方法,减免了这笔债务,因为这种行为符合企业的宗旨——促进人类的健康。摩托罗拉公司在创业的初期所关注的是让科技能够造福人类,那时,这个公司还是一个找米下锅的小企业。美国学者柯林斯研究了一批持续繁荣的公司,发现这些公司的企业宗旨都没有提到“利润最大化”。这些企业专注于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本身,这种专注的目的是提高社会的福利,而不是“利润最大化”。而一些同时代风云一时的企业,很多标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现在有的销声匿迹,有的正在财务的危机中苦苦挣扎。
  这种现象看起来有些不可理解,但是,仔细思考却也不难理解,因为只有符合人类本身发展需要、能够给予人类以幸福感的企业,社会才会普遍认同,这种认同就成了企业的活力之源。
  而这种增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福利、给予人类以幸福感是无法看到,只能感受到的。这种感受的内在的含义应该是一种道德的认同。尽管这种道德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本质的东西却是一致的:关注人的发展、人性的发展,追求人的幸福感。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追求合理的利润,有效运用各种技术、组织方式、创造各种各样的产品、服务,满足人类的需求,才能创造出一个真正强大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具有强大的道德感的企业,才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企业。在企业中,道德不应该是苍白的。
  相关稿件
· 给普通工人加薪不只是道德命题 2007-05-16
· 美“托辞网”生意不错 引发道德争议 2007-04-27
· 法国人杜孟:“中国公关之父”的“道德经” 2007-04-03
· 中国科技工作者道德规范有了明文规定 2007-03-26
· 道德和价值观:高于市场规律的正义 200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