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统计应该向民生倾斜
    2007-06-18    广东 毕舸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新华社6月12日电,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4%,这是全国居民消费价格连续3个月同比上涨达到3%以上。其中,5月份食品类价格中鲜蛋价格上涨幅度达到37.1%,粮食价格上涨5.9%。与此同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称食品类价格有所上涨,涨幅不是特别高。它不至于引发中国通货膨胀。
    民间已经真切感受到了物价不断上涨,所承受的生活成本压力与日俱增,但发改委则指出食品涨价不足以引发中国通货膨胀,两者之间对“通货膨胀”的认识出现了一定偏差,笔者以为,这主要还是由于我国现行CPI指数的统计数据来源、计算模式、与市场对应的科学性,与国际惯例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现实生活中的消费价格在快速上涨,居民手中所持有的货币有变相贬值趋势(从“5月份居民储蓄减2784,创历史最大降幅”可以看出,民众正急于将个人储蓄转换为增殖空间更大的股票、房产等领域)但统计上的CPI变动却很微小。CPI指数与民生感受、市场变化之间,急需重构一套更加细致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以达到与社会发展同步。
    以美国的CPI数据收集为例,美国CPI指数包括200多种不同商品与服务零售价格平均值,这些商品与服务分为8个主要类别。在计算CPI时,每一个类别都有一个能够显示其重要性的权数。如此一来,美国CPI指数在覆盖面、细化上相对比较完善,涵盖了居住类(包括住宅建筑、燃料和公用设施、家具与房屋维修)、食品与饮料%、交通运输16.9%医疗、服装、娱乐、教育等各个层面,其透明性和全面性得以保障,也符合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美国CPI指数的确立不仅是从千百万居民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而且随时间的变化会不断调整,这种动态的、根据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而修正的CPI指数,不仅能及时反映居民实际生活的消费模式变化,也成为政府、企业、经济研究人士重要的参考依据,影响其对经济形势进行判断。相比之下,我国CPI指数统计口径多年不变,一直遭受非议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上涨没有反映在CPI上”,仍未得以改进。我国CPI指数出现争议,就在于官方与民间在判定哪些消费属于生活必需品,应该归纳入CPI的问题时,出现了认知分野,大家都在按照各自心目中的统计框架,得出物价是否大涨、通货膨胀现象显现与否的不同结论,并且都认为自己所采用的统计路径才是最理想、最科学的。当人们的主观因素压倒客观条件,成为引导CPI指数变化的坐标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解释权争论。
    何况,我国CPI指数没有针对不同收入群体,进行更有明确指向性的划分。笔者设想,如果CPI指数能够根据目前统计的中低收入群体数量、收入等数据,综合分析,得出包括食品类价格在内的物价上涨,占居民收入比重,得出对其生存影响度的结论,提供给其他职能部门,以作为对其进行财政补贴、生活援助的数据基础。毕竟,在我国,中低收入者是一个庞大群体,对于高收入群体生活影响不大的食品类价格、生活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却可能威胁到他们的生存水准,CPI指数体系中有必要专辟这个“特殊权重”作为参考指标。
    总之,我国CPI指数应该根据国际惯例与我国特殊国情,修订出更加透明、公平和科学规范的指数标准,为政府、民众提供更符合宏观经济与微观民生实际需求的经济信息与数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