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时评]用不老的准备金工具
    2007-04-16    文刀    来源:经济参考报
  虽然一季度加过息、调过准备金率,可3月份的金融数据还是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36.41万亿,同比增长17.27%;人民币贷款余额23.96万亿,同比增长16.25%,其中,人民币贷款一季度增加1.42万亿,同比多增1678亿;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2020亿美元,同比增长37.36%,其中,外汇储备一季度增加1357亿美元,同比多增795亿美元。
  现在,金融形势着实让人挠头了。先不说外汇储备增长居高不下,流通性过剩实难解决。还有一个两难困境就是,一方面,中央银行大张旗鼓收紧银根,另一方面却是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居高不下。这些银行手里仿佛有花不完的钱、贷不尽的款,任凭你中央银行怎么紧缩银根,都能有钱出去放债。
  如此一来,今年8%的经济增长目标,恐怕是有些搂不住了。为此,央行决定周一调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笔者看来,在当前流通性过剩和信贷扩张压力不减的情况下,说不定什么时候,央行又会动起准备金率的主意。
  毕竟,现在1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不算很高,在1988到1998整整10年间,准备金率都能保持在13%的水平。而且,还有另外一个数据值得关注——3月末,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率有2.87%。也就是说,即便准备金率再调高2个百分点,也不会实质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
  笔者认为,央行将长期采用双轨制的货币政策,通过存贷款利率来对付通货膨胀;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率工具来吸收流动性。也就是说,价格型的调控工具——基准存贷款利率的调整要看CPI;而数量型的调控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等,主要视为了调整市场流动性。
  由此看来,在未来外汇储备导致的流动性过剩难以实际解决的前提下,存款准备金工具可能会成为央行常用的大棒。就象金融专家巴曙松先生说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成为央行的常规流动性工具了。
  有些专家甚至认为,今年紧缩性的政策将贯穿全年,较去年相比会更快、更狠。而且,紧缩调控仍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公开市场操作和法定准备金率今后还将频繁更替使用。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市场资金更加充裕,5、6月份还存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也将上调3至4次。此外,也不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但因美国有减息迹象,恐将有碍国内的加息进程。
  但是,准备金率的调整什么时候到头呢?总不能跟着外汇储备的上涨一直调上去吧?长远之计还在于割断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的联系,解决外汇储备增长带来的流动性过剩,改变我们的“重商主义”倾向,解决贸易和货币的平衡问题。
  相关稿件
· 财经时评股指期货带来什么机遇与挑战 2007-04-13
· [财经时评]农村需要金融金融需要农村 2007-04-04
· [财经时评]真有上不封顶的股市? 2007-04-03
· [财经时评]加息:第一只靴子落了地 2007-03-19
· [财经时评]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一石五鸟 200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