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与"温州"模式形成不同产业路径
    2007-04-06    徐王婴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浙北模式与温州模式,因地域的差异、机制和文化的不同造成经济体在产业路径上形成了明显的分野,但他们对浙江经济的贡献殊途同归。比较一下这两种模式的各自特点,相信对于全球化时代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会有积极意义。

  机制不同:个私企业转型的温州模式与乡镇企业转型的浙北模式造成产业起点的分野。

  “温州模式”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其以家庭工厂、家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起点,使得温州成为以皮鞋、打火机、眼镜、剃须刀等为代表的、以“轻”、“小”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基地。但随着土地、能源、劳动力价格等要素资源的紧缺,温州商人大量外迁,这个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面临着“产业空心化”和后继乏力的隐忧。
  再来看看浙北的情况。浙北的“大个子”企业,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当初的乡镇集体企业,正是脱胎于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的发展历史,决定了这些企业所涉及的产业,从一开始就要高于温州的产业起点,更大程度地与科技、人才连接在一起。浙北地区的国有企业还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也使得浙北地区在产业上比以温州为代表的浙南地区“重”、“新”。

  地域不同:“十万供销大军”开路的温州模式与“上海星期天工程师”向导的浙北模式带来产业路径的分野。

  温州的“第一桶金”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走遍全国的“供销大军”。在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逼迫之下,敢于吃苦、敢于闯荡的温州供销大军开始遍布全国,而这些供销大军在接到塑料加工、印刷制品、皮鞋、眼镜等销售订单的同时,带动了温州地区制造业的最初起步。但是,这种供销大军开路的产业路径也导致了温州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开发能力偏弱的现状,造成今天温州企业面临产业转型和提升压力更大的局面。
  浙北模式下的产业路径则完全不同。与上海比邻的杭嘉湖地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了乡镇企业的创业热潮,而乡镇企业的发展又是紧盯着国有企业,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上,走的是大进大出的双向流动道路,而其大进大出的目标则是上海。可以说,那时候的浙北地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接轨上海了。以升华集团为例,其起家产品——碱性蛋白酶就是从上海微生物研究所引进的,总工程师也是从上海请来的“星期天工程师”,而它的第一个客户也是上海的国有大企业。
  不同的支点所撬动的实体会有所不同。供销大军的特点是灵活善跑,因而其撬动的产业也是以便于流通的轻巧产品为主体;而“星期天工程师”的特点是技术制胜,因而其撬动的产业往往是生产领域的特殊产品。

  文化不同:“鸡头文化”的温州模式与“凤尾文化”的浙北模式导致职业经理人集体接班进程的分野。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文化因素,使得温州的家族企业往往不愿外人进入,不愿与其他企业合并,更不愿被其他企业收购和兼并,也不太愿意接受股份公司的企业形式,这是温州企业难以长大的一个原因。
  相比之下,浙北地区既有南宋皇城的贵族文化影响,又有绍兴的“师爷文化”的沉淀;而其与上海比邻,又受上海现代工商文明和买办文化的影响,使得浙北地区容易产生白领群体,职业经理人的社会基础更为深厚。加上省城杭州的辐射作用,浙北模式下的企业往往较早地进入股份制企业的轨道,其引进职业经理人的进程也会更快。

(本文作者为浙商研究会秘书长)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