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是“不是问题的问题”吗?
    2007-04-03    郭松民    来源:江南时报

    近年来,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7年“两会”的最大特点就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民生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两个问题充满了好奇心,一是“为何计划经济时代民生问题不突出?”,二是“怎样看待今天的民生问题?”有媒体专门就这两个问题采访了一些专家学者(4月2日《北京日报》)。

    中央党校的王长江教授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说:“计划经济时期民生问题不突出,更多的是因为民生问题受到了人为的压制。”
    这样的回答够直截了当的了。就算是这样吧,但这如何解释正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5岁提升到了70岁,而文盲率却从80%下降到了不足7%呢?单靠“人为的压制”,而没有教育、医疗水平的根本性改善,能够“压制”出这样的成就吗?
    实际上,计划经济时代民生问题所以不突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找到了一种适合当时情况的解决办法。比如当时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就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因为中国仅用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就解决了世界总人口22%的基本医疗问题,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全面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之一。
    王长江教授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因为在他看来,今天的民生问题所以变得突出,全要怪媒体:“一些原来不是问题的问题,经过各种现代传播方式的传播,可能变成了问题;一些原来很平常的问题,一经媒体介入,可能变成了人人关心的大问题。”
    换言之,今天大家谈民生问题,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啊!上至高官,下至普通的草根百姓,原来都不过是在围绕着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充其量也不过是“很平常的问题”在瞎忙活。既然如此,那解决今天的民生问题,就既不需要增加投入,也不需要改进机制,只要不再继续“传播”,媒体不再“介入”,也就一切OK了。
    对这样的观点,我觉得简直没有反驳的必要,我相信每一个“房奴”、每一个因病返贫的草民、每一个为孩子的学费大伤脑筋的家长,都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对民生问题这样一个巨大的存在,一味采取不承认主义是不行的,难道王教授真的相信只要自己闭上眼睛,天下就没有悬崖了?
    民生问题之所以突出,说到底,是因为精英们把市场化推崇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良药,不加限制将其运用于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而他们对日趋严峻的民生问题的解释,又让我们意识到,其实他们并不真的关心如何才能解决民生问题,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如何才能证明自己“一贯正确”。
    今后在听精英们的高论时,我们还真得要多留个心眼。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