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19日上午,万泉河中学的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被学校选派到示范中学“留学”一年。被选中的打工子弟查娟激动地说,“我觉得我们正享受着真正的公平教育。”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胡新懿透露,作为教育公平和均衡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措施,薄弱中学优秀学生派往优质中学留学制度从今年开始试行,取得一定经验后将在区内全面推广。
尽管目前北京市实行“小升初”电脑派位,但由于大部分好中学拒绝参加,择校成风,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很难获得就读好中学的机会。此番“留学”试点,虽然名额不多,但毕竟给了一些学生获得更好教学条件的机会,因而被视为实现教育公平的有益尝试。然而在去年的重庆“两会”上,与此类似的学生流动现象,却被当地的人大代表认定为加剧教育资源失衡的案例。近年来,重庆市普通区县学校的“尖子生”几乎都被主城区的重点学校给挖走,以前每年都要考几个清华、北大的江津市这几年来再也无缘这两所名校。几位人大代表要求尽快取消只对重点学校有利的“联招”政策,管管名校“挖人”的不良做法。
同样是普通学校的尖子生向示范学校流动,却产生了针锋相对的两种评价。这说明教育界对当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存在认识差异,求解思路也没有达成共识,操作起来各走各的道,各弹各的调,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可是,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和家长为此问题所苦,迫使我们不能再小打小闹地陆续修补漏洞,或者慢条斯理地反复试验,而应该直切病灶,对症下药了。
目前,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就不足,而短缺的资源又遭到了畸轻畸重的配置。这就不得不说由来已久的“重点校”政策。195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和师范学校的意见》,“重点校”政策以此为起点逐步形成。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政策得到延续。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建立1000所示范高中的决定,最终促成基础教育阶段大中城市“重点校”当家的格局。最初,“重点校”是“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定选择,但是在长期的和平建设年代,“重点校”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它扩大和加剧了公立学校之间资源投入、教育条件、教育质量的不均衡,成为学生入学机会不公平,尤其接受优质教育不公平的制度原因。教育本来有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但现在却出现了这样的迹象:有权或有钱阶层享受优质教育服务,牢牢占据有利地位,而一般阶层享受一般甚至劣质教育服务,改变自己命运的难度变大。
“重点校”政策的问题已很严重,也不存在太大的认识难度,之所以始终未能大刀阔斧地破题,是因为在这一政策的“滋养”下,重点学校和优势群体的利益格局已经形成,撼动它会有很大阻力。但是,公共教育第一位的目标就是公平,削峰填谷必须完成。首先,可以仿效NBA球队选秀的方式调整增量。每年NBA夏季选秀的时候,上一赛季成绩落后的球队享有优先选择新球员的权利,长期坚持这一方式,各球队的实力呈现此起彼伏的态势,而不会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那么,每年的教育拨款和培训机会也不妨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改善其软硬条件,使它们迎头赶上。其次,重新洗牌用好存量。现有好学校的招生指标,应在下一级学校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比如说,铜陵市区现有17所初中,他们将重点中学的初中部彻底剥离,与薄弱学校进行了重新组合。同时将重点高中和示范高中的招生名额,按照毕业生的数量比率分配到全市所有的初中,不管在哪一所初中就读,都有进入重点中学的机会,解决了生源不均问题。当然,为了降低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动荡,在坚定改革方向的基础上不妨采用灵活的策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