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频频踩爆“质量地雷”
    2007-03-19    周文林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一直是高质量、可信赖的代名词。但近年来,一方面国产商品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洋品牌在质量方面的问题显著增多,频频踩爆“质量地雷”,尤其是在电子消费类产品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在这些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时,如何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自2006年7月3日起,中消协收到累计343名消费者关于柯达LS443型数码相机的投诉。消费者投诉反映,从购买一年左右开始,相机就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陆续出现黑屏、镜头无法伸缩、曝光过度等故障。柯达维修部门表示消费者需花1500元更换镜头或者花更多的钱升级为柯达公司别的机型,但相当多的消费者对这个处理结果不满意,因此投诉到中消协。此后,中消协与柯达公司进行了多次沟通,并就该问题举行了中消协成立22年来的首次投诉调解听证会。但即便如此,柯达仍坚持既有立场。几百名消费者就同一款相机进行投诉,为近年来国内罕见。而柯达公司在处理此一涉及消费者切身利益事件时的强硬态度,引起了国内诸多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批评。
  2006年11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在其网站发出《国家质检总局敦促索尼公司召回八种数码相机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的通知,通知称,鉴于索尼公司的相关产品及元器件多次发生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将加大对其进口的相关产品及关键元器件的检验监管力度。通知同时敦促索尼公司召回八种出现问题的数码相机。通知中所指的多次质量问题,主要是指索尼公司发生的CCD事件、笔记本电池召回和再次发生的八款相机出现CCD问题事件。虽然索尼公司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及时处理,但如此大面积的质量问题也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其监管漏洞。
  实际上,柯达、索尼产品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并非个案。近年来,从食品、化妆品到汽车、家电等等,包括雀巢、富士通、丰田、福特、博士伦等全球著名品牌在内的跨国企业,都曾因质量问题采取过召回行动。同时我国各级工商、质检部门查出的不合格产品中,洋品牌的身影也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厂商急功近利,在生产等环节监管不到位。业内人士表示,以电子消费品为例,近年来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少跨国公司为了尽快占领市场,新开发出来的产品往往不经过足够的质量检验就投放到市场中,因此产生很多质量问题,直接引发了产品被消费者投诉的情况。
  一旦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往往面临最直接的损害。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国内出现的一个常见现象是,产品出现问题后大量投诉无监管,没有明确的部门进行监督和权威检测,检测之后没有主管部门责令有关企业整改。因此应建立统一的召回制度。
  更令人遗憾的是,一些跨国公司在发生质量问题后,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对消费者负起责任,而是不遗余力地进行所谓的“危机公关”,通过“搞掂”一些媒体,封杀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报道,造成消费者与厂商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增大了消费风险,其风险的排除靠个人是不够的,国内法规法律要及时跟上,管理部门也不能缺位。”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一位负责人说。
  相关稿件
· 王长德:跨国公司搞研发依赖中国本土人才 2007-03-06
· 针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增长 国内外出现担忧之音 2007-03-06
·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新特点 2007-03-06
· 一项专题跟踪研究表明:跨国公司最看重知识产权保护 2007-03-06
· 跨国公司纷涌中国搞研发 200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