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风云几度 主流价值观依旧
    2007-03-16    安小兰    来源:经济参考报

  奥斯卡奖向来被视为美国电影的“晴雨表”、“风向标”,被认为可以预示未来电影市场的走向。因此,每一届颁奖结果出来,都会吸引全球很多人的眼光,引发很多业内人士和影迷的评论。
  2月25日在柯达剧院举行的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落幕,再一次引起了评论热潮。许多人注意到了一些变化,今年的奥斯卡明显多了几分全球化的色彩,无论导演还是演员都不局限于美国,墨西哥、日本、西班牙、中国都有,此外,与以往的奥斯卡偏重政治选题的影片比起来,今年的评选结果明显有重回娱乐化主流的倾向。
  不过,从一个宏观的视野来看,虽然有这些变化,与过去比起来,今年的奥斯卡并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我们从提名和获奖的影片中依然可以看到主流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
  除去各种技术性的奖项,单就作品内容来看,今年获得提名的五部电影,都没有脱离美国主流价值观和主流审美意识的樊篱。《通天塔》描述的是不同种族、地域、文化背景下人的灵魂的隔阂和最终的沟通;《硫磺岛的来信》是从人性的角度再现了普通日本士兵真实的精神世界和导演对于战争的理解;《阳光小美女》讲述的是小女孩如何追寻梦想,以及陪伴在他身边的一家人在旅行过程中如何渐渐学会了相互信任、鼓励和支持的故事;《女王》是传记电影,讲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戴安娜王妃去世后一段日子中的艰难处境;今年的大赢家《无间道风云》则是港片《无间道》的翻版,属于典型的黑帮题材,制作水平堪称一流。此外,一部以安徽阜阳市颍州地区救助艾滋贫困孤儿为题材的纪录短片《颍州的孩子》也获了奖。
  反对种族歧视,相信不同文化之间的宽容和理解、消除偏见,从人性角度理解战争、倡导家庭的温暖,这些主题都与主流价值观有着或隐或显的联系。
  尽管奥斯卡的评委呈现出国际化和年轻化的态势,但这五千余名评委中占据大多数的依然是美国富裕的白人,以中老年为主,他们对人性、爱情和历史持稳重态度,不喜欢过分前卫的反叛社会的题材和电影观点,思想倾向和审美趣味都比较保守。可以说,这些评委的口味是比较正统的,很能代表美国主流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比如,尽管出于人权观念,美国的同性恋者一直在争取公开的地位和权益,但对表现这类题材的电影,评委们却很难认可,评选时态度非常谨慎。去年李安的《断背山》,虽然将同性恋题材处理得温情脉脉,感人至深,却还是输给了描写种族问题的《撞车》,即是评委这种价值取向的显证。而今年的《无间道风云》将港片结尾改编,以好人打死坏人,善战胜恶的大团圆结局结尾,其实也是为了使影片符合主流的道德伦理观念,当然也是考虑了评委们的口味。
  奥斯卡评委在评选电影时,会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剧本写得好不好,故事是否好看、演员演技是否精湛、摄影水平如何、音乐剪辑怎样,都是评委们考虑的题中应有之义。此外,获奖与否可能还会掺杂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无间道风云》的获奖,很多人认为这是对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迟到的补偿”,“是奥斯卡奖评委在艺术与人情之间做出的妥协”,而《通天塔》的落选很可能是因为主题与去年的《撞车》撞车引起的。然而,无论奥斯卡奖里有多少人情、运气和综合考虑的成分,无论电影的技术和艺术手法怎样变更,从整体上来看,奥斯卡奖坚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立场一直都是清晰可辨的。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