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晚上,北京地区的中石油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汽油柴油让利活动。针对中石油的此次降价,人大代表王晶认为这是中石油做给两会看的:之所以选在这个时间,选在北京地区,选择一个月的降价时间,是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中石油垄断反映非常激烈,而且这次代表和委员们谈这个问题谈得也比较多,选择在两会期间、北京地区、降价一个月是做给两会看。(3月11日人民网)
王晶代表对中石油降价的感觉非常敏锐,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中石油“以降价公关两会”的实质:怕舆论对油价高企的不满借两会升温,怕人大代表揪住垄断问题不放,怕政协委员提出反石油垄断的提案,于是通过短期的降价粉饰垄断形象,转移舆论的批评矛头和两会对垄断的批判——其实不仅有中石油为堵代表委员们的嘴而做姿态给两会看,不少平日问题多多、常遭舆论炮轰的部门,如教育、医疗、建设等部门,都选择这个时候向两会“大献殷勤”,或作出许多诱人的承诺,或发布一些利好的消息,或直言坦陈部门的不足等等,一个个都竭力顺着民意表态,竭力讨好舆论。 垄断和权力部门选择做姿态给两会看,一方面是对两会代表委员的敬畏,害怕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会瓦解自身的垄断,害怕代表们的言论会把自己“顶”上舆论批评的风口浪尖——做姿态给两会看,从另一个侧面看,也是对代表委员的讽刺:许多人大代表纯粹是“开会代表”,只知道在开会中当代表,只有在开会时才履行代表的职责,人大一“闭会”代表就“失踪”,平日公共事务中看不到人大代表的身影,只有在两会时才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正因为人大代表只是“开会代表”,监督职能只阶段性地体现在两会短短的十几天,那些被监督者当然只会选择在两会间做姿态。 “做给两会看”现象折射出人大代表平日监督的懒政和缺位。人民选出自己的代表代行监督权,绝非仅在开会期间,更多应体现在平日的公共事务中;而且,各级人大作为各级最高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的质询声也有着很高的民意代表力,如反对银行跨行查询收费事件中,人大代表的声音就起到了很有力的作用。可在现实中,这种人大代表在平日参与公共事件的案例非常少,比如多起公众抗衡垄断涨价的事件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普通公民通过写公开信、诉讼等方式在前台与垄断抗争。 人大代表应为有人“做给两会看”而感到耻辱,如果人大代表平日都像两会这样充满监督激情和代表意识,他们也不会“做给两会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