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18 罗博 李慧颖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岁末年初,各大商场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返券促销热潮。与此同时,商场“黄牛党”这个群体又开始大肆浮出水面,他们穿行在消费者之间,做起了“买券、卖券”的“倒手”生意。
面对返券活动,一方面是“黄牛党”人士乐此不疲,另一边却是广大消费者的头痛和商场自身的无奈,这种原本为让利于顾客而设计的促销手段,究竟圈住了谁?
其实,返券促销犹如一个连环套,一直以来都遭受诸多非议。首先,为了把手中的返券花到需要的东西上,消费者不得不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被强制消费。而且,在各大商场铺天盖地的返券宣传中,很多“限制条件”往往被商家故意掩盖,最终让消费者“有苦说不出”。此外,商家之所以乐此不疲地返券,还因为其中暗藏“猫腻”。目前很多企业都是通过采购员向商场团购商品,商场为了吸引到这类大客户,往往会把“返券”作为礼品馈赠给采购员,之后采购员要么自己处理这部分礼券,要么通过向“黄牛党”低价售出的方式从中套现。如此,这种变相的商业贿赂就变得“名正言顺”了。
返券促销,作为一种正常的商业竞争方式本无可厚非。但是,目前过度的返券让这种促销方式蜕变成为了变味的商业游戏,最终的结果是原本该广大消费者该享受的优惠,养肥了“倒券、卖券”的“黄牛党”。
虽然早在2005年,北京市就率先在全国出台了对经营者开展的打折让利、购物返券、价外馈赠、有奖销售、限时购物、降价销售、积分返利等七种促销方式进行了规范要求,但其本身毕竟只是一种自律性文件,如果出现违规现象,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处罚依据。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畸形的促销方式,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规范商品定价,给消费者一个公平透明的价格;另一方面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商场行为,这样才能把真正的实惠直接让给消费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