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人语]以品牌打造国家竞争力
    2007-01-15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商务部“品牌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房爱卿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决定了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利用资源、谋求更多利益的能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品牌战略实际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
    商务部在2006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品牌万里行”宣传推广活动,就是要着力打造中国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来营造有利于自主品牌发展的商务环境和社会氛围,加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品牌成长的促进机制。
    这次在国内历时106天,行程17400多公里的宣传活动,有1000多家本土自主品牌企业直接参与。与此同时,商务部还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开展中国品牌海外行活动,向海外宣传展示我国自主品牌建设的成果。
    商务部下如此大气力来推动中国自主品牌战略,是有鉴于现有的商务环境和社会氛围中,企业缺乏培育品牌的动力,市场缺乏竞争环境,政府缺乏政策体系,需要由政府进行培育市场的基础性工作,加快形成促进自主品牌成长的有效促进机制。
    虽然中国经济总量一直在不断高速增长,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品牌依然相当稀缺。在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60%是由品牌企业贡献的,而中国只有20%。在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上,中国企业寥寥无几。“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局面亟待改观。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知识产权布局已基本完成,国外品牌对中国品牌的挤压显而易见,那就是通过强势品牌、专利权等控制和垄断中国市场。中国自主品牌的国际化扩张和发展,面临强大的技术壁垒和竞争压力。
    中国作为消费品制造大国,随着品牌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趋向名牌的特征越发明显。作为一个消费品零售额达到7.6万亿元人民币,并成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自主品牌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却还很不完善,不仅消费者存在盲目崇拜洋品牌、轻视本土品牌的消费倾向,商业环境上也同样有很多不利于本土品牌成长的隐性障碍。
    在这样的状况下,需要政府部门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层面来制定灵活而高效的政策,使之既符合WTO原则,又能给予国内企业有力支持。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说过,在国际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世界上,国家的作用不减反增。当竞争的基础转为创造和知识积累时,国家的作用就变得日益重要。
    中国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面对欧美国家企业的品牌强势,要在短时间内形成品牌的竞争优势,单纯凭借企业的力量过于单薄。当今世界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企业群间的竞争,是产业链间的竞争,也是国家间“软实力”的竞争,更是政府和企业联合力量间的竞争。国家给予本国企业以商业的、政治的、外交的支持,已经是国际通行的行为方式。
    在这方面,日本、韩国的做法给中国提供了经验。作为后发的市场国家,日本、韩国在品牌战略上政府主导的色彩非常明显,日本还制定了国家的整体品牌战略。其品牌战略与国家的产业政策、贸易体制、法律建设形成有机整体。日韩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批可以和欧美抗衡的世界知名品牌。
    从量化的目标看,我们力争到2010年要使自主知名品牌的国内市场份额超过60%,自主品牌出口占总出口额比重超过20%,形成10个进入世界品牌500强的自主品牌。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政府推动始终是外部力量,企业和他们所拥有品牌的竞争力,乃是来自于企业为保持竞争力所不断进行的改革与创新。目前,我国已有近200种产品的产量占世界第一位,而且许多世界知名品牌都在中国贴牌加工生产,中国已经拥有创建世界级自主品牌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