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称,新近颁布的《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目的是通过联合重组和淘汰落后,将目前800家钢企减至200家左右。官方早在1999年已对钢铁业下达过限产令,在2004年“产能过剩”论上升到更高层面,并在2005年宣称“须在两年内淘汰1亿吨落后钢铁产能”。据统计,2004年底我国钢铁企业数量871家,当年产量2.7亿吨。目前钢企数量约有800家,产量增至5.7亿吨。五年多过去了,钢铁产业整合淘汰似乎进展不大,产量却增长了一倍多。 类似情况不只存在于钢铁行业,国内不少行业的产能过剩同样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久而久之,人们不禁会问,产能过剩何以会成为顽疾?是否真的是产能过剩?为什么市场无力对此进行自发调节?首先,某些行业历史上可能没有产能过剩,是有关部门预测、研判失误。比如,1999年我国电力过剩,随后几年叫停不少电力项目,2002年下半年以后全国电力供应却持续紧张三四年;2004年就认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几年后国内消费量却增长一倍多。几次三番重演“狼来了”的故事,个别地方政府和企业因此不再信任调控政策,逆调控而动,埋头上项目、扩产能,尝到了甜头。2004年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利润总额保持了可观的年度增长速度。由于行业景气度高,一般技术水平的产能,甚至是落后产能都乘虚而入。积累至今日,出现了真正的严重过剩。 其次,有关政策波动较大,导致企业无法看清未来市场的供需情况;有些政策还在一定程度上变相鼓励企业扩产。今年钢铁行业严重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是今年4月初开始进行严厉的房地产行业调控,影响了部分建筑用钢需求;而2009年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又极大地刺激了钢铁消费增长。另一个原因是,今年7月取消40多种钢铁出口退税;而在2009年4月国家提高了部分钢材、钢铁制品的出口退税率。即去年政策以刺激为主,今年政策以打压为主。在产业准入政策方面,也是经常变化。仍以钢铁行业为例。2006年规划淘汰2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2007年规划淘汰300立方米以下,新颁布的《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则规定,老高炉有效容积得在400立方米以上,2005年以后建设改造的得达到1000立方米及以上。 最后,由于要素价格被扭曲,各种类型的企业都倾向于靠产能扩张来获得更好的发展,且很难因为市场原因而主动地关停并转。众所周知,我国的三大要素价格都偏低,资本价格(即贷款利率)对央企有优惠,存款利率经常低于CPI水平;土地,地方政府经常是半卖半送;劳动力成本也低,企业的环境成本负担也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央企、地方国企为了政绩与产值,愿意扩产;民企觉得自己跟国企比,有制度优势、成本优势,没有理由不扩产。此外,由于个别地方政府的保护,一些高污染、低技术水平的企业往往很难被真正地淘汰。此时,有关部门本可以统一理顺要素价格,比如加息,却又害怕降低经济增速,误杀其它企业,只好推出类似于精确制导的微观干预,严控银行给产能过剩行业发放贷款。按理说,企业、银行都是市场主体,贷款、扩产与否,本该是它们自身根据市场情况而做出的理性决策,现在却成了有关部门的长期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