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油价变成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子
    2010-04-23    作者:俞剑    来源:上海证券报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消费量也屡创新高。国际能源署(IEA)在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中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消费量将达到每日8660万桶,毫无悬念地超过金融危机之前的最高消费水平——每日8650万桶。国际石油价格顺势呈现出了不断走高的趋势。
  目前,国际油价正稳定地维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的高位运行。根据美国能源署(EIA)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2010)》报告,国际石油均价在2010年和2011年将分别达到每桶80美元与每桶84美元,远远高于2009年每桶62美元的水平。不仅如此,国际油价在未来的十年内上涨空间较大,总体上趋升已然成为行业人士的共识。
  而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也在不断地冲击着世界最高的油价水平。自从2009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曾出现八次大幅调整,最近的三次调整皆为上调,这个信号强烈地宣示,一个全新的“高油价”代已然来临。4月14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是过去5个月里的首次调整。不难发现,此次油价的上调显得有些滞后于国际油价的上涨。更为确切地说,这次调价更像是政府为了平衡各方利益集团的选择。事实上,在过去的近5个月内,国际油价每桶已经上涨超过了10美元。同样遭受外部国际油价的严重冲击,国内两大石油巨头所承受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计算,中石油2009年盈利不佳,全年净利润为1031.7亿元,同比下降9.4%。同期,中石化在2009年却赚得盆满钵满,全年净利润为612.6亿元,同比利润翻了一倍多,比上年增长109%。很显然,来自外部市场的油价冲击,并没有真正影响到中石化的正常经营,相反,飙升的国际油价却为其带来了更为丰厚的利润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国内两大石油巨头却同时以“亏损”为由不断呼吁政府实施涨价。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不断上涨的国内油价必然对国内的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复苏,拖累整体经济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再说,中国经济也尚未完全从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出口形势尤其依然严峻,国内消费不足,通胀压力较大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政府。
  在今年的两会中,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提出,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努力确保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的目标。纵观2009年的经济发展可以发现,国内汽车行业的异常火爆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而此次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又必将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造成不小的冲击。
  不仅如此,频繁的油价调整和持续走高的国内油价,都将不可避免地降低国内宏观经济增长潜力以及众多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国内许多学者认为,高油价这个不速之客,不仅会引发国内宏观经济中的新一轮通胀危机,而且高油价所带来的高成本必然会扼杀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创新空间。更为严峻的是,如果高油价态势得不到有效遏制,那么下游企业的成本将大幅增加,进而引发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并最终导致CPI的大幅攀升。更不要说,始终处于高位运行的国内油价对即将来临的石油消费旺季无疑又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尤其是经济危机以后,对于在中央政府“4万亿”投资中没有得到有效照顾的民营企业而言,油价的上涨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空间的进一步缩小。无论如何,民营企业对石油的有效需求如果大幅下降,将大大推迟企业复苏的步伐。
  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在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如果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垄断格局得不到有效逆转,那么,国际油价和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的旧疾将可能再度出现。到那时,国内的消费仍旧无法真正享受到与国际油价接轨的益处(相对国内高油价),恐怕这也与当初实施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国际能源价格日趋走高的大环境下,国内的高油价时代到来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真正实现国内经济的全面复苏,为了赢得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前行的局面,国内成品油市场还需有更深入的改革,特别是需要完善油价监督机制,不能让成品油价格变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因子。

 (作者工作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稿件
· 标普指数再创新高 油价金价大涨 2010-03-18
· 国际油价飙涨对我国CPI影响有限 2010-04-08
· 纽约油价创近18个月新高 2010-04-07
· CPI走高制约本轮油价调整或落空 2010-04-02
· 国际油价近期仍将窄幅波动 201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