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备受打压不利于资本市场发展
    2009-11-24    作者:叶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一边是受到扶植的公募基金,一边是备受打压的私募基金;一边是公募基金经理频频跳槽到私募,另一边是公募基金资产在斗大。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矛盾的现象?一句话,基金行业体制不顺。
  公募基金的火爆与私募基金的凄惶从以下数据可见一斑。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11月10日,公募基金专户“一对多”有106只产品,仅在开闸当月的9月份就有60多只“一对多”产品获批。
  今年7月初,监管部门为规范市场化改革后的新股申购活动,暂停了信托公司新开设证券账户,4个月过去了,开户仍没有重新放开。据WIND统计显示,10月份在信托平台上发行的证券信托产品数量仅为11个,相比9月份减少了18个,整体发行数量创年内新低;而产品成立的数量为12个,比9月份也骤然减少了23个。11月推介4只,成立7只,都是以前就开设好获得通过的账户。可以说,监管部门暂停了新设信托产品证券账户的开设,一拳击中了阳光私募的七寸。如果迟迟不开闸,今后私募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转入地下;二是通过银行等渠道打游击。
  当初关闭信托账户是为了防止打新股,如今继续关闭,难道是为了防止资金泛滥?难道民间资金不可以通过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打新股?事实上,有关部门对于私募的歧视由来已久。今年2月,银监会正式对阳光私募的业绩报酬提取办法进行规范,盈利与清盘成为提成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私募基金经理要想获得收益必须清盘,由于遭遇强硬的反对,新规并未实行。当时哪有什么新股发行?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除了基金“一对多”产品之外,有关方面还减轻了基金排名的压力。根据11月18日公布的 《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设立九大禁令,包括禁止对不同分类的基金作排名;禁止对同一分类中包含基金少于10只的基金和成立期不足36个月的基金进行评级;禁止对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进行评价;禁止对处于建仓期的基金进行评级;评级期间不得少于36个月;基金评级的更新间距不得少于3个月;单一收益指标排名期间不得少于3个月;单一收益指标排名的更新间距不得少于1个月。新规要求对基金应进行长期评价,并淡化基金经理个人色彩,同时对基金评级机构定出资质限定。这也就是说,新设立基金只要不满3年,就不用担心排名压力,而一些小品种的基金干脆就没有了排名压力。
  奇怪的是,公募基金备受呵护,却依然无法得到基金经理人的垂青,公募基金经理出走频繁。仅2007年以来,就有50只基金发生经理人变更,3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72只基金先后发生基金经理走人的现象。另据天相投资的统计,截至10月底,2009年以来共有150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离职,涉及的基金约占年初基金总数的34%,相当于每3只基金中已经有1只基金更换基金经理。
  如此高的出走率绝不是用基金经理的责任心薄弱就能解释的。事实上,公募基金到现在为止仍充满了行政色彩。他们多数时候不是价值发现者,而是价格哄抬者,他们跟风满仓或者与上市公司联手博弈重组等概念,他们有持仓比例要求,并且在市场下行时不得不听命举杠铃,买入并且持有,成为表面上的可怜的价值投资者。从最近两年可以看出,公募基金总是成为最后的多头和最后的空头,直到5、6月份,一系列数据对经济底部确认,基金才最迟“空翻多”,此时,大盘已过2600点。
  由于激励机制错误,基金经理不满自己的收入或者出走到其他理财公司,或者干脆顶风设立老鼠仓,业内有“十人九鼠”之说。目前的“打鼠运动”没有改变公募基金的内部激励机制,因此,可以预见,有能力的基金经理将成批改换门庭,除非监管层冒天下之大不韪消除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多年的发展,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产物,虽然存在种种问题,却建立了基本的市场化投资理念与激励机制。只有市场化的投资者才可能有市场化的市场,如果监管层把私募基金的发展壮大视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成就,并且与公募一样成为中国未来的投资干城,还会有目前这样不理智的打压行为吗?
  建立高效的资本市场离不开各类投资主体,给公募基金吃偏食无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与公平。
  相关稿件
· 兼具公募私募基金双重优势光大阳光财富推出“一对多” 2009-09-25
· 光大私募基金宝分享高端投资收益 2009-08-21
·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成长迅速 2009-06-22
· 私募基金“正在经历疯狂过后的死亡” 2008-11-20
· 浦东有望成为私募基金“试验田” 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