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不代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构
    2009-11-06    作者:刘煜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尽管创业板的开设是作为主管部门实施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战略的一个标志性举措,但其象征性的示意可能还是远远大于战略性的突破,因为我们看到的还是以“板块”概念来取代“多层次”的战略。
  创业板包括我们04年紧锣密鼓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入市标准都遵从《公司法》,不可能与其他上市公司有所差异。最多是行政方面做了些许安排,充其量是在排队等候审批的2000家公司中,先批技术含量高的或先批股本总额少的上了市。试想深沪两市,本来就已经是最高层次的股票市场,再怎么构想又怎能孵化出一个“多层次”来呢?
  当然,随着日后创业板上市门槛的大幅降低,肯定能够发挥更多的实质性作用,为包括中小企业、高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供权益资本的融通渠道;为包括个人和机构在内的财务投资者,更多地提供获取投资回报的股权手段。但是中国经济日趋复杂,不仅参与主体多样、利益集团各异,而且产业结构、区域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精妙,相应地对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显然,这不是单一形式的沪深股市所能够承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业板之外,中国或许更需要的是一些“草根板”的市场,比如区域的、民间的、初级层次的市场结构。
  17世纪初,东印度公司等早期的股份公司设立之后,英国的股票交易开始流行。而最早的有组织的股票交易市场,是1792年始建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可见在这200多年间,场外交易、柜台买卖是股票市场的唯一层次。各地各类证交所经过几十年的竞争与合并,才奠定了今日纽交所的基础。而今全球交易量最大的NASDAQ股票市场也是由最初的“粉单”场外交易市场,逐步到柜台交易,而后才到全美电子自动报价系统,故此完整含义的“纳斯达克”应该包含有四个层次的市场:纳斯达克全美市场体系、纳斯达克小市场体系、OTCBB、粉红单市场。整个演进过程是从小到大,并没有图大弃小。由此可见,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和柜台买卖,作为最低层次的股票市场而存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中国实行的政府主导的集中型金融制度,在各个金融领域都是政府高度垄断大一统的格局,故此我们的股票市场必然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开始就建立了适合大企业的、最高层次的、全国性的深沪两市,适合一般企业的、初级层次的、区域性的股票市场则付诸阙如;寡头垄断市场的结果是高成本低效率。市场情况好的时候,全国几千亿资金都挤到两个独木桥上,“供不应求”,萝卜快了不洗泥,没有投资价值的破烂骗子坑人公司趁机泥沙俱下批量涌进股市,交易所也缺乏竞争旱涝保收,大赚得盆满钵流。积弊深重混不下去了,又三天两头喊着要推倒重来,政府还得三天两头救市,越救积弊积累愈深。
  故此从中国资本市场要想实现战略层次跃升,当下改革的重心要逐步转移到打破金融垄断,放松金融管制,培育那些能够提供基础服务、能够满足普遍性需求的金融机构及市场。如此注定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轨迹与市场经济常态恰恰相反,是先有大的再补小的,先有全国的再补区域的,先有政府的再补民间的,先有最高层次的再补初级层次的。
  相关稿件
· 中国创业板是中小企业的希望所在 2009-11-06
· 上市门槛最高 中国创业板很严格 2009-11-06
· 多空决战创业板 2009-11-06
· 5日创业板股票过半涨幅超过2% 200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