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29日开始的这一波反弹行情,沪指到目前反弹已经超过10%,不少个股股价也创出反弹新高。如何定义这次反弹,市场究竟还能走多远,宏观调控基调的改变是否会给行情带来变数,这是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分析人士认为,三季度除信贷数据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外,不少重要数据仍在预期之中,而A股的强势行情或由此步入“下半场”。
流动性与业绩之间现真空
从流动性来看,两大“黄金交叉”表明市场并不缺钱。9月份M1增速高达29.51%,M2的增速高达29.31%,且M1增速首次超过M2,从而实现流动性的第一个黄金交叉。再从信贷增速和FDI与名义GDP增速的比较来看,仅三季度的信贷增速就比去年多一倍,而三季度的实际GDP虽然也高达8.9%,但名义GDP在物价水平仍处于下行趋势的情况下显然更低,这就说明第二黄金交叉依然成立。 不过,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一直以来,A股呈现出明显的流动性推动特征。但今年8月份暴跌之后,这种特征逐渐趋弱,资金推动的边际效应递减,市场由此将股市上扬的动力寄托在上市公司业绩上。但从PPI与CPI的最新数据来看,虽然两大数据环比都处于上升过程中,但PPI的同比降幅依然较大,这意味着工业制成品的利润空间依然不大。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747亿元,同比下降10.6%,已经证明上述判断。而在A股市场,有半数企业都属于中游制造类企业。这表明,市场寄望的业绩支撑与流动性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 其次,单从流动性来看,目前市场流动性充沛无虞。不过,目前的M1增速已创下1993年12月以来的历史新高,M2则创下1995年12月以来的历史新高。虽然9月份两大数据实现黄金交叉,但是是在高位实现这一目标的。或许M1增速在未来几个月里还能创出新高,但从历史来看,超过30%以上的增速并不具备持续性。如果M1见顶回落,那也就意味着流动性见顶。
围绕通胀的博弈启动
其实,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心更多地还是来自于对通胀预期的管理。从源头上看,今年我国经济目标是“保八”,货币的投放和信用扩张形成的需求在短期内能够刺激经济的增长,但最终将表现在物价上。由于短期内出口大幅好转的可能性很小,天量资金的吸收与循环流动主要集中在内需领域,可能形成购买力的迅速爆发。而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在目前环境下,应该是利用公开市场控制货币的投放量,这势必会从流动性途径影响市场。 另一方面就是制造业的利润可能进一步萎缩。在通胀预期管理明确的背景下,一旦过剩的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到一定程度,由于上游资源竞争结构优于国内制造业,议价能力强,基础原材料就会快速上涨,这本身会压缩制造业的利润。而且,在通胀预期管理初期,很多资金可能还会从制造业撤离,投入股市或楼市,进一步吹大资产泡沫,加剧通胀形势。 不过,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除了收效甚微的公开市场外,其它有效手段似乎又非常有限。如果我国单方面加息,就会引发大规模套利热钱流入,从而加剧通胀。此外,今年上马的中长期项目需要进一步的资金维持。这使市场产生了另外一层遐想,在CPI仍然为负而实体经济又的确需要资金支撑的背景下,市场的流动性并不会因此发生根本性扭转,这种预期表现在市场上,就会形成做多冲动和惜售行为。
两大指标值得关注
除以上环境发生变化或存在变化的可能外,还有两大指标值得关注:一是银行间和交易所企业债的到期收益率水平,二是一级市场的融资窗口。 债券市场收益率向来是股市的一个风向标。当债券收益率到达高位时,说明资金成本上升,将对股市的估值水平形成一定压制。从债券市场的情况来看,目前银行间和交易所企业债的加权平均到期收益率已经由今年1月初的4.439上升到10月21日的5.5917,涨幅25.97%;7月底至今,债券到期收益率上涨接近10%。从2007年的情况来看,当年1月初的企业债到期收益率仅为4.2995,而10月16日却高达5.7317。如果以5.7317作为资金成本的极限,那么流动性的空间只有2.5%,以此来测算,股市并不具备足够的上涨空间。 再来看一级市场的情况。从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来看,但凡融资高峰期,多数是牛市下半场。2007年8月-12月也有70只新股发行,当然发行规模远远超过现在,增发则有106单。今年IPO重启之后,目前上市的共有34单,而后就是预期中30余单的创业板,总共加起来有近70单。而再融资方面,7月1日至今共有75单增发,5单配股(不包括即将实施的招行不低于220亿元的配股)。相比较而言,目前的融资情况与2007年下半年还有一段距离,但一级市场正在走向高潮。综合而言,即使市场再往上走,也应该是在走向下半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