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批发价争相下跌说明什么
    2009-07-10    李北陵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者按:各地市场成品油批发价争相暴跌,说明了国内油价上调与国际油价走势不相吻合,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依然存在明显的弊端。

  成品油价才刚进行了今年幅度最大的一次上调,各地市场成品油批发价却争相暴跌。近一周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大跌,包括广东在内的国内部分地区成品油批发价也出现了50元~100元/吨的跌幅。而自6月30日凌晨至今,重庆、成都、长沙等多地的成品油批发价出现了每吨50元到600元的跌幅。重庆和成都的暴跌程度甚至几乎抵消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时每吨600元的涨幅。(7月9日《新京报》)

  各地成品油批发价争相暴跌,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国内油价上调与国际油价走势不相吻合。从国际油价看,近一个月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基本处于振荡调整期,业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原油供求基本面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近一周,国际油价甚至连续下跌。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却上调了油价,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相背离。去年6月20日,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油价是每升6.20元,而现在的国际原油价格不到每桶70美元,可国内油价已达到去年国际油价最高时的价位。
  也说明了国内油价上调与国内需求增长趋势也不相吻合。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外贸出口形势持续恶化,国内汽柴油需求持续疲软,油品消费量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按理说,在这样的情况下,石油生产商应该减少产量。可在虚高油价的刺激下,国内石油巨头却反而加大生产,使汽柴油产量大幅回升。有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汽柴油生产量呈增长趋势:汽油产量环比月月呈现平稳微增态势,同比也从减少1%到增长31%的依次递增的势头;柴油前5个月的产量也基本呈环比平稳微增态势,同比则保持了从减少12.0%到增长9.7%依次递增的势头。消费疲软,产量却上升,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国内成品油供大于求。在供大于求的局面下,油价虽然上调了,但市场却不会认账。如此,怎会不引来各地油品价格战爆发、批发价争相暴跌?
  两个不相吻合,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国内油价既未与国际市场接轨,也不与国内市场接轨;上调油价没有得到市场支持,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依然存在明显的弊端。可石油巨头得了好处还卖乖,声称什么“中国的油价不比美国高”,言外之意是中国的油价还应该继续上调。这不是垄断的弊端吗?

  相关稿件
· 多地成品油批发价持续下滑 2009-07-09
· 国际油价每桶63美元仍高国内成品油价 2009-07-09
· 成品油调价提升国内加油站零售利润 2009-07-08
· 成品油定价机制挨了市场一耳光 2009-07-06
· 中国石化:受益成品油调价更明显 200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