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北京市“地王”频频惊现,“天价”土地记录屡屡被刷新:
5月21日,富力地产以10.22亿元拿下广渠门处10号地块,该地块以342%的溢价成交,价格超出了土地部门的预期;
6月26日,奥运村地块又拍出19.6亿元“天价”,平均楼面价15000多元,创下北京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以来的最高楼面地价记录;
6月30日,经过11家开发商97轮激烈竞价,广渠路15号地块,最终中化方兴以40.6亿元天价竞得,创北京市土地出让的最高价……
“地王”之地,政府敢卖。因为这是“阳光”下的交易,土地招拍挂程序是公开、公平、透明的,杜绝了黑箱操作,拍卖资金成为增加政府收入的一个来源。
“地王”之地,开发商敢买。是基于对市场供需的分析,对这些地块的前景看好,认同核心区域和高端项目的双重价值,对后市充满乐观情绪。
那么,“地王”频现究竟昭示了什么?
虽然地价一再创新高,可开发商依然勇往直前,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开发商肯定相信后市还有利可图,对高端消费能力信心十足。开发商的这种信心也并不是没有根据,有资料表明,目前中国收入分配的“二八效应”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钱集中到了20%的富人手中,有高档楼盘的广告更是一语中的:“只奉献给那些影响世界的人”……
高端楼市的热闹精彩,掩饰不住普通百姓住房的尴尬——2008年北京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725元,而北京市四环以内的房价在15000元一平方米以上。靠普通人的工资,一年不吃不喝,还不够买两平方米的房子。再看看北京市所谓的高收入者,据北京市税务部门掌握的数据显示,年收入达到12万元者约有25万,而北京市2007年全年销售12万套商品房,2008年滞销住宅套数近36万套。
显然,北京人现有的收入状况难以支撑起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和高房价。
可为什么北京市的高地价和高房价还能一再创新高呢?一方面说明,隐性收入和实际收入的巨大差距,看不见的“富人”阶层比实际统计和有纳税记录的多得多;另一方面也证明,北京的楼市不仅仅是北京人的楼市,而且是全国和全世界的楼市,难怪时常听说某外地煤老板又一掷千金、豪爽地买下一个单元的说法。由此看来,在购买需求和购买能力均旺盛的住房刚性需求中,期待北京市房价大幅下降只是个美丽而不现实的愿望。
新地王频现,昭示住房保障的迫切性。逐利的房地产商显然是“嫌贫爱富”的,他们对高端商品楼情有独钟,愿倾其优势资源去苦心竞争和经营,以打动和迎合有实力的高端客户,而对那些无力购房的普通市民就不会问津了。因此,在市场忽视弱势群体、调节公平失灵之时,更凸显了政府保障性住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面对高房价,不仅低收入者望尘莫及,连中等收入者也望而却步。因此,从2004年开始,房地产市场中政府和市场的角色逐渐清晰——市场解决高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而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由政府解决。
如此划分,并行不悖,又相得益彰——市场上可以频现“地王”、可以有高档商品房、可以满足一部分富人的奢侈需求,但这其中获得的土地收益和征得的税收,应当用于为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性住房。比如新“地王”成交价比起始价高出24亿元,按规定将有10%用于保障房建设,就至少为保障房筹集了2亿元资金。这种用高档商品房和高地价,来为低收入者的住房“买单”、“以房养房”的思路,体现了社会的再次分配,从政策层面实现了“逼富济贫”。
所以,近年来,在高档商品房市场繁荣的同时,保障性住房也迎来了大发展期,快速弥补了1998年房改以来市场对弱势群体的欠债。在北京市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中,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为1230万平方米,占据了住房建设的半壁江山,尽管从面积上,与160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还略有差距,但折算成套数,政策性保障房无疑压过了商品房。
“地王”催生的价格预期,会使得房价继续走高,将有更多的后来者难以买得起房子。这就需要未来住房保障的范围更大些,保障房的资金也要更多些。但矛盾的是:新“地王”频现,也会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对高档商品房的兴趣比保障性住房的兴趣大得多。因为建商品房有高额土地出让金和税费收入,有利于改善地方财政,而建保障性住房反倒需要政府投入大笔资金,还要无偿划拨土地,将直接减少政府在土地出让金和税费方面的收入。
如何解决这样的发展矛盾?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保障住房上的定位,加大公共政策对住房必需品的有效供应和长期保障。在确保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保障房现有资金来源的前提下,还要努力拓宽其他方面的资金渠道,进行投融资改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保障房建设中。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商品房既可提供保障房需要的一部分资金,也会消化更多的住房需求,防止需求的逐次挤压,减少保障的负担。因此,保障房和商品房共同发展,房地产业才能健康发展,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各方对住房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