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车采购应向自主品牌适度倾斜
    2009-07-01    丁之方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背景回放]

  日前,“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汽车厂商名单”正式公布。这份名单当中,除了人们熟悉的历来公务车主要车型捷达、宝来、标致、爱丽舍、飞度、帕萨特、别克、奥迪等之外,作为豪华车的华晨宝马、北京奔驰也位列其中,后者顿时引起社会广泛的议论。
 
  对此,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说,这是一次例行采购。这次采购共有38家汽车厂家生产的834款车型中标,其中华晨宝马、北京奔驰有9款车型中标,均为国内生产,并非进口产品。汽车品牌进入协议供货目录,只是一种供货资格,并不意味着采购单位就将实际采购该类车型。另据了解,根据近年来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质量提高、销售价格下降的实际情况,中央国家机关调低了公务用车配备标准,一般公务用车由排气量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下调至1.8升以下、价格16万元以内;机要通信用车调至排气量1.6升以下、价格12万元以内,目的在于降低公务用车购置经费支出。在此次中央国家机关采购名单上的30余家汽车供应商中,自主品牌的数量已接近一半。除了自主品牌一贯占据优势的越野车和面包车外,轿车领域也有上汽的名爵、荣威,一汽的奔腾,长安的悦翔、志翔、杰勋,比亚迪的F3、F3DM以及吉利的金刚、远景,奇瑞的A5、A3、旗云、东方之子,长城炫丽、酷熊等多达数十款的自主品牌。
  然而,之所以这次“协议供货汽车名单”会引起如此多的注意,一方面因为公务车采购一向占据政府行政开支的大头,另一方面国内汽车制造水平的提高与自主品牌的崛起也使得公务车采购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概念的争论

  隐藏在这次公务车采购争论中最明显的分歧之一就是对于“国产车”的不同认识——在中国制造的所有汽车是否都属于“国产车”,更进一步来说,在自主品牌的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产品品种也比以前丰富许多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公务车采购是否应该向自主品牌倾斜是对立的双方争论的中心。
  由于我国汽车制造业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不发达,因此国产车虽然长期成为公务用车,但在质量稳定以及舒适性等许多基本方面一直不能够让人满意,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一系列顶着国际著名品牌的“国产车”才真正缩短了中国汽车制造与海外同行的差距。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挂着海外品牌的“国产车”作为进口车的替代品,一直是国内公务车采购的主体,这样的格局至今没有变化。
  从这次引起颇大争议的奔驰与宝马来看——按照政府采购公务车的有关规定,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是3.0升包括3.0升以下的,价格在45万元以内的轿车,副部长和副省长级干部采用的是3.0升,价格在35万元以内的轿车——奔驰与宝马不仅在国内制造多款3.0升及以下排量的车型,而且价格也能够控制在35万-45万元之内 (包括一些车型能够给公务车批量采购以特别的优惠价)。从这个角度上看,应该说这些顶着国际著名品牌的“国产车”完全符合公务车采购的条件。
  然而,针对于某些专家只要制造地是中国且其产品一定比例之上的零部件都在中国制造的就是国货这样的论点,不少人觉得以韩国、印度、日本等国的情况来看,公务用车应该选择完全的“国货”,虽然自主品牌主要分布在中低端市场,但论其产品种类,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不相上下,有人还进一步质疑政府采购公务车的有关标准长期不变。

  海外的例子

  其实,对比海外,政府在采购公务车时往往比较倾向于本国品牌。同时,那些公务用车也往往以比较普通的警用车、市政用车为主,比较少用豪华车。
  据介绍,美国政府公车数量受到严格控制,联邦政府一个上千人的部,公务用车往往只有几十辆,州政府的公车数量也不多,不少市政府可能只有几辆甚至没有一辆公务车。公务车中,出于安全因素,美国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部长等少数顶级官员的车辆有较高特权。其他高级官员包括多数部长、国会议员或是州长,上下班都开私人汽车,只有参加公务活动时才可以用公车。美国政府的公务车会在车牌上注明只能由政府使用,有的车身上也会喷涂“政府用车”字样,公务车外出就和普通汽车一样遵守交通法规,如数支付停车费用。德国联邦政府只为联邦级的领导人和各部部长、国务秘书配备公务用专车。司局长级的官员只保证公务用车,不配备专车。即使在“宝马”的家乡——德国,虽然政府没有明确要求把“国产车”作为公务用车的选购类型,但国内明文规定,不准购买欧盟以外生产的车辆。
  同为汽车业发展相对成熟的日本,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大型上市企业,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更“小气”。政府各部门内部严格限制公车数量。有一部分是总务省自己购买的车辆,另一部分是连人带车从出租汽车公司包租而来。例如总务省2000多名工作人员,拥有52辆公务车,其中24辆是领导专车,另外28辆是公用车。政府机构也不开班车接送工作人员上下班,鼓励职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

  务实的态度

  当然,以国内目前的情况而言,突然大幅度地减少公务用车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在公车的采购中在同等质量下,逐步优先考虑对自主品牌以及环保节能小排量车型和新能源汽车的倾斜应该是比较务实的态度。
   熟悉汽车制造业的人们知道,长期以来自主品牌汽车通常都局限在经济型车领域,这是造成政府采购基本被合资品牌所垄断的主要原因。如今,自主品牌产品线更加丰富,一些中高端车型在质量上也有大幅提高,因此也能够比较多地进入政府采购的名单之中,但具体的采购车辆数量和合资品牌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至于奔驰、宝马也进入政府采购名单这件事,其实将它们硬生生地划去才是真正有违公平。如果哪一天公务车都不使用3.0升及35万-45万元之内这个标准了,奔驰、宝马也就会从名单上消失——当然前提是这两个豪华品牌不会大幅度降价。

  相关稿件
· 汽车节能政策待出 公务车"打头阵" 2009-06-23
· 广东叫停10类公务车"变相"超编购买使用现象 2009-02-09
· 公务车按号停开:山东"节能新政"能走多远? 2008-10-08
· 期待公务车少开一天成公车改革前奏 2008-10-06
· 九成公务车封存 广州无车日从缺席到上路 200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