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巨头结盟挑战中国钢企话语权
    2009-06-10    邱林    来源:中国经济网
    6月5日,就在力拓公司撕毁与中铝公司“婚约”同时,力拓和必和必拓公司宣布,双方已就双方合资经营西澳铁矿石生产项目签署非约束性协议,该合作将包括两家公司在西澳大利亚全部的铁矿石资产。西澳铁矿石业务目前与未来的所有资产及负债都归该合资公司所有,力拓与必和必拓分别持有该合资公司50%的股权。(6月8日《京华时报》)
    自今年初中铝宣布注资力拓195亿美元方案迄今,中铝已就本交易完成了210亿美元的融资安排,并已陆续获得了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德国联邦企业联合管理局、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等各国监管机构的批准。然而,中铝与力拓的合作,在历经各种波折后,最终随着第三方——必和必拓的插足而宣告结束。
  实际上,早在2007年底,必和必拓就提出换股收购力拓,但遭力拓反对。而就是在那时,2008年2月,中铝以“白衣骑士”身份,首次出现在力拓身边,出资140多亿美元成为力拓第一大股东。今年2月,中铝提出再增加195亿美元,其力拓股权增至19%时,却遭遇澳大利亚各种势力以及力拓股东的反对。
  中国是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最大买家。然而,一些澳大利亚人一边欢迎中国企业前来投资,一边却又日益忧心支撑其经济命脉的重要资源行业为中资所控。例如中铝与力拓达成的交易协议原本被视为“普通决议”,即需要50%的股东支持就可通过。但不少股东反对这一协议,认为出售的股权太多,并认为这一交易应是“特别决议”,即支持者的百分比必须超过75%才可生效,为中铝并购力拓股权设置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必和必拓去年并购力拓的图谋失败后,但它并没有死心。在中铝与力拓并购处于胶着状态时,必和必拓却暗中与力拓接触,并谈妥合资的细节。力拓董事会主席杜立石日前表示,力拓与必和必拓的确讨论了在西澳设立合资公司的可能性。根据这些新情况,以及来自股东和其他相关方面的反馈,力拓董事会认为与必和必拓在西澳设立铁矿生产合资公司以及以配股的方式是最佳方案组合。
  众所周知,几十年来,必和必拓、力拓通过一系列合并,成长为全球性铁矿石供应巨头。而这些公司和英国的英美资源集团控制着世界上很多大型矿山,尤其是在澳大利亚、智利和加拿大。由于近年来两大巨头加速对国际矿业的垄断,这种趋势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获利潜力,但同时也使资源消费大国的经济前景复杂化,对中国来说尤其如此。
  路透社6月5日的一篇评论称,“两拓”此次结盟将进一步提升它们对全球铁矿石的垄断程度和谈判话语权,而对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中国则将带来巨大挑战。中国料不会改变在谈判中的立场,但“两拓”联手将大大提升其协作效应和铁矿石垄断度,中国试图寻求比日本价格更大降幅将“几乎不太可能”,而今后的谈判将变得更得异常艰难。
  这说明,力拓撕毁与中铝合约,转而寻求与必和必拓合作,对正在进行的铁矿石谈判无疑是一个坏消息。因为“两拓”联手,意味着它们就铁矿石谈判“一个声音”的可能性更大。虽然“两拓”达成的协议仅限于其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资产,但两家公司的主要铁矿石产地均在西澳大利亚。因此,一旦“两拓”联手,就是两个巨无霸企业的合二为一,其铁矿石所占全球比例必然超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
  业界资深人士杜薇指出,如果铁矿石集中度过高,那“两拓”必然更有话语权,对铁矿石价格也更有控制力。这对于正进行到敏感阶段的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将会产生重大影响。2009年铁矿石谈判迄今,力拓已与日本钢厂新日铁确定降价32.95%的首发价,且韩国的部分钢厂也接受这一价格。而中方仍在坚持降幅约40%的价格底线。
  现在看来,对于“两拓”联手,即便外界反对声再大也不能真正影响到它们结成联盟,因为两者之间的实质是股权制。然而,如果“两拓”实现联手,给中国钢企今后与它们的铁矿石价格谈判难度加大了,因为过去我们面对多个谈判对手,回旋余地更大,而现在变成面对一个谈判对手,可以用来砍价的手段将会越来越少。市场人士建议,由于力拓带有明显“过河拆桥”举动,同时,为增强自身的话语权,中国钢企可以对力拓予以惩罚,例如不从力拓购矿,转而从其他供应商采矿,或者对力拓杀一个更狠的矿价。
  相关稿件
· 五矿对澳OZ矿业收购案进入最后阶段 2009-06-04
· 全球最大采矿业集团选中海尔空调 2009-05-13
· 黄陵矿业建成陕西省最大粉煤灰制砖生产线 2009-04-15
· 矿业三巨头低价倾销铁矿石意在价格垄断 2009-04-15
· 山西省对矿业权进行首次全面的实地核查 2009-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