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业“救星”:环保以及中国
    2009-04-23    祝乃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美国《财富》杂志近日公布美国500强企业榜单,其中,汽车业也成为经济危机中的“重伤员”。在亏损榜上,通用汽车以309亿美元亏损排第四位,福特汽车以147亿美元亏损排第八位。
  底特律“明星们”的纷纷倒下不是偶然的。早在2006年底就有多家美国媒体预测,通用作为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将被日本的丰田超越。为什么?当时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并且油价高位运行,人们的环保需求与日俱增,而通用仍然没有及时应对。随后,经济危机就来了,通用遇到了比丰田艰难万倍的窘境。
    即使如此,通用和克莱斯勒仍然不知道怎样做,人们普遍将问题的解决方案放在通用与工人,通用与公司债券持有人,公司与工会之间的关系上。然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经济管理学教授Susan Helper考察汽车制造商和他们的供货商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她认为,底特律的三大汽车制造商已经不能追上丰田的效率,因为他们多倾向于剥削他们的供货商而不是与之合作一起改善产品质量。
  坦率地说,通用等汽车厂商的改革中也应该适时地引入海外视野。汽车业如同金融业一样,尽管多家同性质的厂家(金融机构)在销售产品方面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性,但是,不同厂商之间在改善生产品质方面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相互协作的利益链条。比如通用面临破产危机之际,日本主要汽车厂商也对此表示担忧,因为日本厂商在北美与美国厂商共用共同的零件供应商。然而未来,汽车厂商之间的互相协作需要更多地向技术协作方向拓展。
  《时代》周刊近日的文章以一种“全球需求视野”来为人们预测:通用只要能撑到2011年,那时就会好起来,因为全球汽车需求很大,通用应该下决心改革,让自己的车间弹性化,更与市场需求契合。这样才能分享未来经济复苏下的汽车繁荣的蛋糕。
  无疑,经济复苏以后的汽车业繁荣蛋糕,很大一块是由中国需求来支持的。中国国家统计局首期《中国汽车行业景气监测指数》报告近日发布,显示行业景气开始出现回暖迹象。鉴于近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和产业振兴规划,必将使国内市场加大对汽车产品的需求。
  同时,中国许多城市也已经积极探索环保的电车应用;中国也以对小排量的经济型车辆销售在政策上予以了极大支持(购买1.6升及以下的小排量汽车可减免5%的车辆购置税);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仍然是美国的1/16,巨大的市场在于经济型车辆的购买。巨大需求与环保导向,已经为一些重要的汽车制造商所领悟。近日,多家世界性汽车制造商借上海车展的机会释放出了对中国汽车市场的乐观与雄心:在中国政府重视能源利用效率的条件下,福特正在重新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通用也强调将在中国加强对能源有效的汽车的销售,这是通用面临危机以来首次表示将拓展海外市场;尼桑已经在武汉进行电车实验。
  未来经济复苏后的汽车业繁荣是诱人的,汽车制造商从现在开始就要为此准备,这样不仅可以令自己应对经济危机,也可使自己饮到未来汽车繁荣的“头啖汤”。这也正是为什么在目前举行的上海车展之际,底特律最麻烦的巨头对环保和海外市场的取态更积极的原因所在,通用在危机以来首次表示将拓展海外市场,也强调将在中国加强对能源有效利用的汽车的销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