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主导权不容有失
    2009-01-12    章玉贵    来源:证券时报

  在全球金融风暴将西方顶级商业银行并不那么神话的管理与赢利水平现形于世的今天,中国银行业若还冀望利用这些“战略投资者”来实现打造世界级银行体系的目标,难免心为“洋”役。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中国银行业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培育内生优势,捍卫中国金融主导权。
  近日,由美国银行领衔掀起的抛售中资银行股的浪潮引起了二级市场剧烈波动,尽管银行方面声称此举是正常行为,但投资者并不买账,所涉银行股价纷纷暴跌;另一方面,尽管部分中资银行一再强调其与外资银行的战略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外战略投资者的减持并不影响双方合作,但就连国外评论也认为:美国银行和其它外资机构出售所持中国几大银行股份的决定表明,中国利用海外专业知识打造世界级银行体系的战略面临着更大的麻烦。可见,关键时刻,外资银行是靠不住的,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壮大,只能靠自己!

 警惕“战略投资者”投机

  几年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西方分析师和国外同行的嘲笑对象,外界普遍认为部分中资银行从技术角度上讲已经资不抵债了,但是他们大概低估了中国政府救赎国有银行业的决心和能力。尽管超过5000亿美元的救赎代价不菲,但是通过大规模注资和改制上市,中国银行业不仅没有在与国际银行业竞争中败下阵来,反而发展成为初具国际竞争力的相对独立的金融势力。较为保守的经营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银行业躲过了次贷危机的冲击。Bloomberg的数据显示,在现金为王的今天,中行、工行和建行等三大上市银行分别握有1010亿美元、890亿美元和820亿美元的净现金量。这个数据大概连花旗和汇丰也羡慕不已。而美国银行、瑞银等外资银行眼下最缺的就是现金,为了修复恶化的财务状况,他们急于套现中资银行股以弥补自身窟窿,此举实属正常。
  其实,在弱肉强食的金融市场,没有一家银行真心希望竞争对手和自己并肩成长。中国国有银行当初为了上市而引进战略投资者既是特定时期的需要,也是一种让利行为,甚至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易行为。如果说,美国银行当年以不到1港元的低价获取190亿股建行H股,是中资银行在缺少定价权情况下不得已的利益出让,那么美国银行去年6月5日以每股2.42港元的行权价格增持60亿股建行H股的行为,则是国际银行资本试图低成本控制中资银行的一次战略举动。尽管建行发布声明指出H股“贱卖”论是对市场运作的严重误解,但是这种辩解在美国银行因增持建行H股而获益不菲的事实面前是没有多少说服力的。中资银行在关键时刻充当外资银行的提款机,这是谁的悲哀?
  另一方面,中资银行希冀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来全面提升银行管理水平的愿望,今天看来愈来愈不现实。应当承认,通过双方在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信用卡等领域的合作,中资银行的确学到了一点“know-how”知识,但从整体实施效果来看,中资银行当初对引入外资进行战略性改革过于乐观。目前的状况是合作双方都对彼此的表现感到失望。双方的暂时合作无法掩盖本质上的竞争,双方在战略目标上其实是大相径庭的。

  捍卫银行业主导权

  健康的银行体系对于中国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必不可少的。和平年代,银行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事实上,看看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亚洲金融危机的杀伤力以及此轮全球金融风暴的洗劫就知道银行安全之于主权国家是何等重要!在当今世界的主要大国中,独立于欧美和日本银行体系之外的只有中国,其他发展中大国如巴西、墨西哥尽管经济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经济命脉并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的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时往往要看美国的脸色行事。
  迄今为止,中国在银行业方面的改革令市场人士充满期待,但中国的银行业要达到最佳国际标准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中国银行业的高利润主要是由利率管制下的高利差保证的,未来几年利率市场化进程势必加快,利差将会大大收窄,银行要想获得超高的利润增速基本不可能。从更广泛的角度看,中国银行业需要花时间建立起一种真正的信贷文化,即贷款决策应建立在借款人的信用可靠性以及对贷款风险的分析评估上,不能仅靠银行与贷款人的关系或政府的政策。另一方面,银行改制与上市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银行改革的关键不在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否因为政府注资而减少,而是银行是否建立起了一套防止新增不良资产的有效机制。在于银行能否按照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来明晰产权以及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中国银行业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培育内生优势,捍卫中国金融主导权。中国银行家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现今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拿出一份真正能够增强内生性竞争优势的菜单;如何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安排来使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指标跻身国际先进银行之列;如何把中资银行打造成为国际顶级商业银行敬畏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