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油价跌回20美元?
    2008-08-28    作者:万晓西    来源:上海证券报

  在经历了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最大幅度的持续上涨之后,国际油价近期终于出现较大幅度回落,8月22日又创近4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国人无不庆幸,因为中国经济严重“缺油”,油价大幅回落似乎意味着噩梦终于过去,好日子又会开始。假如油价跌回20美元,岂不是更好?

  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总括起来,专家评论说主要源于四大因素:一是供应的有限性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加大了供需矛盾的预期;二是美元贬值;三是资本投机炒作;四是地缘政治因素。近期国际油价大幅回落则是因为全球经济放缓导致需求下降、美元升值、投机资本撤出等。而坚持看多的高盛8月20日依然维持每桶149美元 WTI 年底油价预测,声称根据美国油气投资PPI指数测算6月份 5年远期WTI的保本油价已经达到105美元,并有可能继续上升。
  西方经济学的所谓供求理论可以解释任何价格波动,包括投机,价格上涨是因为投机性需求上升。成本理论也是如此。问题是国际油价真的是由供求决定的吗?可以确认的是,近年伴随油价的大幅上涨,国际石油供求基本维持平衡,所以供求理论既解释不了前些时候的油价大涨,当然也不能解释这些天的油价大跌。那么是不是存在一只上帝之手呢?
  我们知道,在资本万能的美国,资本的基准价格——联邦利率由美联储来决定,也就是所谓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不是市场而是人的计划,利率是存在“上帝”之手的。美联储之所以能呼风唤雨,是因为它所确定的基准利率决定了资本价格,而资本价格决定商品价格。所以,美联储所决定的,就不仅仅是美元利率了。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世界。”
  我国是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0%,伴随极高的进口依存度是极低的战略储备。2007年9月1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在美国表示,目前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量在200万吨至300万吨之间 ,按此计算不到中国2007年原油进口量1.6亿吨的1.9%,也就是约7天;不到2007年原油表观消费量3.46亿吨的1%,也就是约3天。截至2008年2月,OECD国家石油库存约40.84亿桶,约占OECD国家2007年消费量的23%,折合近3个月的消费量。主要国家中,美国库存16.62亿桶,占去年消费量22%;日本库存6.05亿桶,占去年消费量33.35%;德国库存2.73亿桶,占去年消费量30.33%。从储备方来看,政府控制的石油库存约15.25亿桶,占库存总量的37.34%。企业控制的库存约25.59亿桶,占62.66%。而中国目标是2020年原油储备将增至国际能源署(IEA)建议的相当于3个月进口量的水平,2010年达到相当于1个月进口量的水平。此外,我国铁矿石超过一半以上依靠进口,而目前西方国家已经控制了全球70%的铁矿石资源。
  油价上涨并不是最坏的情况,对于全球唯一一个依存度高达50%而战略储备只有几天的大国来说,供应中断才是对于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致命威胁。因此资源价格改革重要的并不是价格如何在合适的时机与国际接轨,随风起舞不是接轨而是投降,重要的是如何减少依存度、强化资源战略储备和发展新能源。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强大的军事战备水平和敢于一战的决心则是保障石油供应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保证。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当前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在璀璨祥和的北京奥运焰火的照耀下,既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欢声笑语,还有硝烟弥漫的俄格战场、隆隆爆炸的阿富汗以及总统被迫辞职的巴基斯坦。面对弱肉强食的国际丛林法则,只有坚定有力地支持团结一切朋友,才能弱弱联合免受欺凌,否则乞求和退让终将导致众叛亲离并带来灭顶之灾。世界并不太平,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工业的血液——石油的价值几何?当然还有大豆(资讯,行情),还有铁矿石,还有被大量随意贱卖的稀土等稀有金属,还有纸上富贵的巨额外汇储备。伴随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格局,必然是剧烈的市场波动,长期的正确和短期的误判对于从事杠杆交易的期货投资者往往意味着血本无归。
  油价能跌回20美元吗?我不知道,对于国人而言这是个美好梦想。油价会涨到300美元或供应中断吗?我不知道,对于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有用的角度。但是国家战略决策必须基于最坏的情况,比如外部供应突然中断,必须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瞻远瞩,敢于破釜沉舟雷霆一击。极高的依存度和极低的战略储备,意味着长期而言国内油价应远远高于国际油价并保持基本稳定,比如是国际油价的两倍,同时征收高额资源税、环境税和消费税补贴新能源、普通民众和中西部地区等等。时不我待,只有尽快有效有力地保护国内外各种资源,才能保持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平稳发展。

  相关稿件